贵阳会有多少地铁?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建设地铁不仅涉及财政投入、运营模式等问题,还涉及到城市布局和结构,可以说是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工程。 在评估贵阳的地铁规划时,我们应该将其放在贵州整体的城镇化进程中去考虑。 按照国家统计局最新的统计年鉴显示,2016年我国城镇人口占比约为58%(比上一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按照世界银行划分贫困线的标准,我国还有将近7000万的农民生活在贫困线以下。
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交通是否便利时,我们往往考虑的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等多种运输方式,而不是单独看某种交通方式的承载能力多强。地铁也是如此,我们不能只看到其承载能力强,而不考虑其对于其他交通方式可能造成的影响。 从上面的地图可以看出,目前贵阳地铁的施工线路基本上是以城市核心区为主,这种“环”形的建设路径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城市的交通。特别是对于开车的朋友来说,今后从金阳客站到南明区,可能会要多花不少时间。
当然,在贵阳市目前有限的土地资源里,修筑一条地铁线路已经相当不易了。如果我们不修建地铁,很有可能就要选择修路了——这同样会占用大量宝贵而稀缺的土地资源。 如果我们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待这一矛盾,或许可以找到一种更为灵活的解决方式。那就是建立一种新的城市空间结构——既保留一定的主城区(如老城、青云路、花果园等地区),通过地铁等轨道交通形式将这些区域连接起来,也通过新区的建设让更多的人口远离市中心,减轻中心城区的压力。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东京、纽约等城市建设的经验。在这些城市里,除了有以公交为导向的开发(BTD)外,还有以地铁为导向的开发(MBD)。所谓的BTD,就是强调在交通便利的地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引导人们选择公交出行。MBD则是要打破传统的城市建设观念,在地铁上盖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新城,引导城市往郊区疏散,实现更科学、合理的发展。
我相信,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当土地成本上升后,我们再修建更多的地铁线路就会变得更难——这是由我国的国情决定的。与其在未来艰难地修地铁,倒不如当前付出一些代价,通过对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来优化城市结构,从而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