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美国好上市?
一、资本市场的成熟度 首先,我们可以看一下中国与美国在资本市场方面的成熟度对比。 中国的新三板市场定位为“代办股份转让系统”,仅挂牌条件就设置了7套评估指标和5套财务指标;而创业板的推出更是被国家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定性为“资本市场改革试点项目”。然而,由于新三板的交易机制与A股一致,都是采用集合竞价和大宗交易方式,交易过程并不具有创新之处,加之信息披露的要求也不及深交所,所以很难吸引到机构投资者的目光。虽然近年来监管部门屡次放开相关管制措施以促进做市商制度的实施,但收效甚微。 目前国内对于拟上市公司而言能够实现直接融资的方式仍以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为主。而实施首发融资有一个前提条件就是企业必须满足深交所或上交所对上市条件的要求。从财务方面来看,要求最近两年净利润均为正数且累计不低于人民币1000万元(非金融类)或500万元(金融类);从经营方面来看,要求具备健全且运行良好的组织架构和管理制度;从法律层面来看,要求具备完成发行上市的合法合规条件。
相比之下,美国上市的条件就显得相当宽松。在美国上市的主要途径有直接登记制和美国预托证券(ADR)两种形式。直接登记制的上市要求相对较低,无论公司规模还是盈利状况均没有明确要求,且允许尚未形成收入的成长期企业发行股票。只要企业能提供下述信息,一般均有希望获得上市资格:公司简介、管理层介绍、业务概览、财务统计、组织结构图以及业务单元、分支机构等信息。而对于ADR而言,条件则较为苛刻一些,除了要求具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和独立的会计核算体系外,还要求至少两个会计年度的财务会计报告须经合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并经美国政府监管。
二、上市成本与费用 在香港、新加坡等地上市,一旦失败,高昂的律师费、会计师费、券商费等将令许多拟上市公司不堪负担;而在美国上市的成本则相对低廉。 以首次公开发行业务为例,在美国完成IPO所需的费用大概为600-800万元人民币,相较之下,在国内进行首次公开发行所支付的手续费高达2000万元人民币以上;而在香港或新加坡上市的费用也要比在美国上市的费用高出许多。
在美国IPO的过程中所支付的费用相对灵活,费用承担主体也相对多样,不仅仅包括律所、券商等相关中介机构费用,亦包含聘请翻译公司所作的中文译本费用。
三、上市过程与时间 相比于国内IPO审核的严格性以及程序上的繁复性,企业在美国的IPO进程显得更为顺畅,时间也相对较短。
一般情况下,拟在美国IPO的企业都要先通过SPV的设立完成商业结构的搭建,然后启动IPO流程。这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IPO前的股份制改造,这是使企业达到上市条件、实现股权优化设计的关键环节;其次是选择合适的上市板块,这取决于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
如果前期准备得当,企业可以在6个月左右的时间完成整个IPO流程,并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挂牌上市。而如果遇到复杂的情况或者企业自身存在某些缺陷,则很可能会延长上市时间甚至导致上市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