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道家生肖?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是道家对于世界的本源阐释。这个来源的“一”就是阴阳未分,混沌一体的那个“一”(其实这个词在《老子》中是指“万事万物”的意思),也是《周易·乾》中所指的大极(即天地未开、混沌未分之时宇宙的原初状态。它包含了阴和阳两种截然相反的物质或能量)。
所以道家的思想可以说就是围绕着“一”这个原始概念展开的。而十二生肖中的“鼠”之所以是子,因为子代表的是阴阳相交而混沌未分的那个时间点,也就是“一”;而“牛”之所以是丑,是因为阴阳在这一刻分离,开始有了天地,所以是“二”;以此类推……到了午马时,阴阳之气开始消亡,所以是“三”,而羊是未羊,因为它代表了阴阳之气开始成形,且相互纠缠未分的时候的那个时间点。
总之“一”“二”“三”这些并非具体的时间点,而是形容阴阳变化过程中的几个特征点,每一个特征点都对应着十二生肖中的一个动物。 而当阴阳之气消长变化时,自然就有了“四象”,也就是太阳月亮火星水星(古人在观察星空时发现,每天日落时东方天空中有两个很明亮的发着红颜色的星星,古人误以为它们是太阳的双胞胎兄弟,因此用“寅”表示;而西方天空中则有四颗亮星,由北而南排列成一直线,其中就有水星。至于火星,因其位置总是在变动,就不像其他几颗星星那样能有一个固定的方位了),再加上“辰”中的金星,这就是“五德”。
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这“五德”也代表着五种阴阳变化的形态。而阴阳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古人通过观察发现,每五个变化周期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是阴阳消长交替,各盛一时。而这三个阶段的末尾又分别对应“子”“午”“卯”“酉”四个时间结点,因此又称这四点为“四时之帝”。它们分别是:
1.少阳相火(春季) 2.老阳太阴(夏季) 3.少阴相火(秋季) 4.老阴太阴(冬季)
5.阳明燥金(春夏之交) 6.太阳寒水(秋冬之交) 7.厥阴风木(春夏之交) 8.少阳相火(秋冬之交)
9.阳明燥金(春季) 10.太阳寒水(秋季) 11.厥阴风木(冬季) 12.少阳相火(春季) 这样,古人就利用十二支把复杂难懂的阴阳变化用形象的方式表达了出来并赋予其现实意义——十二个时间段分别对应十二生肖,每一时间段的起始与终止又分别对应着十二种不同动物的出生与死亡。也就是说,在某一时间段内,某些物种会大量诞生并繁衍生息,而在其余时间段内,则又会纷纷死亡或者绝后。“子”为“鼠”,“午”为“马”,“酉”为“鸡”等,就是如此得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