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保健全吗?
我国的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时间还不算太长,所以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较为关键的问题就是各地的发展程度不同导致统筹层次比较低,目前还处在县级统筹或者城镇统筹的阶段,很难实现全国范围内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由于历史原因,我国的劳动和人事关系管理一直分为两块,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要管失业、养老保险等,人事部管工伤、生育保险等。这两个部门管理的范围划分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按照社会保险法进行实施,所以出现了很多矛盾。
虽然2018年3月,人社部与财政部联合发布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实施办法》,开始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但这是针对全国统一征收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而实施的调剂办法,对于工伤保险和失业保险,依然没有统一规范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
在现行制度体系下,地方统筹程度低,出现问题的概率就高。一旦发生问题,容易形成地方债务;同时,由于社会保障属于政府公共支出内容,存在预算软约束,一旦出现问题也会影响到财政的正常运行。 一些地区出现了缴费人逃费的情况。
比如有些企业通过关联交易把费用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少缴乃至不缴社会保险费;还有一些企业采取虚假工资总额的方式减少缴费基数,使社会保险费用大打折扣。这些都需要政府部门提高监管能力,增加执法力度。
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覆盖人群多,但是基金收入中个人缴费部分所占比例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目前的待遇确定机制是“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其中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基数是和退休年龄相关的,而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基准是上一年度社会平均工资,不论是以个人名义参保还是企业为其参保,最终都会汇聚到统筹账户之中。
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缴费部分的积累就显得微不足道了。而且,随着退休年龄的增加,个人账户的部分还会逐期减少。如果以后不改变现有的制度安排,个人缴费部分的积累永远都赶不上社会平均工资的增长。从长远来看,如果仅仅依靠个人缴费来积累资金,那么社会保障体系就会面临收不抵支的难题。如何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基金的补贴,将成为今后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