镓属于五行的什么?
“五行”这个概念最早见于什么时候,已经无从考证了。 《尚书·洪范》有“金、木、水、火、土”五常之称;《周礼·天官·疾医》有“金、木、水、火的称号”,这被认为是最早的关于“五行”名称和内容的记载。 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律书》里首次完整地提出了“五行”的概念,并介绍了它的来源: “太初元年,武帝命丞相公孙弘等创制新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尚黄,数用五,定音钟,谓之‘太初历’。自此之后,天下书同文字,一统其仪,尊卑有序,上下有礼矣。至于五行,金木水火土,各以其时成人成物,功号曰神;神未成兮五行缺,水王金相火囚闭,木囚火,土实火虚,阴阳衍庆,辰极承晖,莫不由此。”[1]
这里所谓的“五行”是指五行之德,即金德、木德、水德、火德、土德。它们各有“成人成物,之功”。每一行还具有“盛衰”、“休咎”的变化,以及生克的关系。 东汉学者郑玄在注《周礼》时,把汉代人常用的五行——金、木、水、火、土——称为“正五行”,又把包括阴阳、八卦在内的多种因素统称为“杂五行”。可见当时对“五行”的解释是非常宽泛的。
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已经习惯于用五行来搭配帝王的尊号。比如魏文帝曹丕被称为“文皇帝,属火”,吴大帝孙权被称为“武烈皇帝,属水”。这种配法一直延续到清代。 用五行配合自然现象也有例证。东晋道士葛洪曾在其著述中描述一种叫“五刑”的自然灾害:“五行之气,各有所刑。燥刑于金,风刑于木,阴刑于水,热刑于火,湿刑于土。”(《抱朴子·地文章》)这里的“刑”字最好理解,就是惩罚、灾殃的意思,表明自然界是有惩罚性的。
宋代以后,人们对五行的认识又有了变化。著名理学家朱熹认为“五行者,天地自然之顺序。”他把水火木土金看作是构成宇宙最基本的元素。他的弟子蔡沈则进一步提出“五行者,五气也。”(《书集传·洪范》)认为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用五行的最早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