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五行过剩?
五运六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对天文与地理的观测总结,比如干支纪年月日时源自对星象运行周期及地球自转公转的观测;六十甲子纳音源自古人对四季气温变化的观察等等。 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关系,是古人从自然界中的事物发展变化中总结出的规律性经验,并不断用于预测人体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以木为例,其特性为生发,其物质为基础为碳氢化合物。若体内木气旺盛,则肝胆功能亢奋、气血流通顺畅,则表现为面色红润光泽,精力充沛。反之,则可能引起脾胃失调,出现腹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如果体内金之气过旺或衰少,就会影响肺功能的发挥,出现咳嗽喘促的现象;如果水之气过旺则会伤及肾阳而出现畏寒肢冷的症状…… 根据五行之间的关系来判断某一年某一人五行之间是否平衡即为“五运”,根据运气相治的规律推断出这一年的疾病特点则为“六气”。 六十年为一甲子,每两年为一组,每一组天干地支的搭配不同,对应的运气就各不相同。其中运气相合的年份,人们身体强壮,不易生病,称为“司天”之年;其中运气相冲的年份,人们身体虚弱,多病多灾,称为“在泉”之年。 根据运气相合又相胜的关系,古人提出了“主运”“客年”“客气”“司天”“在泉”等概念。 在中医理论中,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通过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直接间接与外界相通应,因此一个地方的气候变化会直接影响当地人的身体状况乃至疾病发生率。所以古人把五行的相生规律与六气的运行特点结合起来判断当年的运气特点,然后根据当年运气之病来预防治疗相应的病症,这就是五运六气医学的根本原理和实际运用。
由于五运六气的理论来源于自然界的运行变化,而自然界的变化无穷无尽且无法人为控制,因此在理论上五运六气的预测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不可能百分之百准确。在实际应用方面,可以根据当年运气特点进行适当预防或治疗,也可结合其他中医学说共同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