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生肖会吟诗?
我觉得是兔。 《诗经》中有一篇《芣苢》,全文如下:“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之何?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之襭之。” 用现代汉语翻译过来意思是:采摘采摘车前草,快来呀!我来摘了哦!来呀!我来挖了哦!来呀!我来拔了哦!来呀!我来折了哦!来呀!我来揣了哦!来呀!我回去拿了哦!
第一句“采采芣苢,薄言采之和第二句“薄言采之”之间,明显有一个“曰”字,但是,原文却没有这个字。可见,这首诗应该是这样写的:“采采芣苢,薄言曰采之。”“薄言采之”的“言”应该是语助词,无实意。这句意思说:采摘啊!采摘啊!快来说你要采呀!(其实,现在一些方言还保存着这种用法,如我看见人家钓鱼,我会说你钓哇!) 而如果按楼主所给出的“采采芣苢,薄言采之以”……那么,这句中的“以”就必须解释为“而”的意思了吧?整句意思就变成了:采集呀!你采了这一株,又采那一株;你采了这棵,又采那棵……这不是把劳动者写得多么勤劳嘛!这与当时人们连“何”“焉”“兮”“之”等虚词都要省起的语境完全不符。所以,此诗用省略句是正确的。而且,也符合劳动者一边劳动一边唱出心中喜悦的感情状态。 如果按我的推测,那就是兔子在叫喊:“采呀!采呀!我说了我要采呢!我采了呀!我采了呀!……” 这多像诗人吟哦的诗句哟! 所以,我说是兔子在吟诗。
在中国十二生肖中,最具有灵性、智慧最高的是兔子。我国著名学者、易经大师袁树珊先生(1885—1959年,字定生,笔名定生子、定子、袁子、半痴等)在《三百八十四爻与十二生肖》一文中说:“兔者,月之兽,月之变化,适得八卦之数。而其性灵慧多智,与人无异。”
《庄子.达生》篇记载了一段伯乐教田忌相马的事,文中说:“夫悲哀、欢忻、勇力、伎巧,此六者,心之累也。今休心将入于无穷之门,游于无极之路。意无所伏,虚静无兆,意无所专,通生之自然。若是则若异。尝相与游乎无尽之域,而登乎不测之门。乘虚舟而触无崖,惟德之勤。乃为良御,而汝则反是。能与贵乎?”
在这段引文中,兔子分别有悲哀、欢忻,勇力、伎巧四种表现。为什么在“心之累”的四种表现中,庄子只取了两种呢?为什么在“德之勤”的四种表现中,庄子也只取了两种呢?如果我们根据《庄子.在宥》篇的“同乃虚人”和“至乐性余”,就容易理解庄子为什么要这样取舍了。庄子取其“悲”、“欢”是从人的精神层面说的,这既是得道的“同乃虚人”的根本要求,“悲哀”、“欢忻”,亦是人性的自然流露,是符合至乐天性的要求的。“勇力”和“伎巧”,不是以动物本身而言,而是人在长期驯养、调教中所赋予的,从人的角度说,这符合“德之勤”的要义,是得道者驾驭动物的手段。
在庄子的眼中,兔子是既灵慧多智,又勇敢伶俐、性情和善的动物。《文会堂字说·兽部》也说:“兔:月之神也,月魄因天光而动,故兔亦好动。”
既然兔有“好动”、”多智”的天赋性情,那么兔子便具有了善感、善思、好奇、好动和率真、质朴、善良等内在气质和外在风度。
“兔者,仁而有礼”(东晋玄学家王羲之《兰亭帖》记载)。在十二生肖动物中,只有兔、羊、猴性情善悦,属于“仁善”的行列。它们不仅与世无争,而且在为人处事和待人接物上也通达灵慧,讲气节,守规矩。所以,自古至今,人们不仅把兔看作是瑞兽,称颂不已,而且也把兔作为女子的良配,如“红叶题诗”故事中的才子对李氏说:“吾乃天宝御史卢简辞也,不幸陷贼,亲属迁殁,只有此身幸存。今遇足下,真天赐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卢简辞把自己能够活下来应归之于兔的佑护。
“兔者,仁而有礼”,它除了以好客、重情、讲气节对待朋友和对待人生之外,还以“处事通达,有智谋而善思考”显示其善和智慧。正因为兔子具有仁而有礼、善美聪明、好动可爱等的“象”,才有历代人对“兔”有种种“比类”的联想,并以“兔象”描绘女子才貌的美,对“兔德”赞颂其灵慧通达,以“兔礼”赞颂其好客、重情讲气节。
汉代的董仲舒在解释《诗经》“有来雍雍”一句时,就用了兔之好客,说明兔之“仁而有礼”。
在古代学者和民众中,不仅赋予了兔“仁而有礼”的德行,而且还有“兔者,仁而好礼”,“兔者,仁而有义”,“兔者,智而有义”等说法,还以“兔”比类女子的“质”“貌”“行”“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