浩如什么四字成语?
浩如烟海
【解释】浩:广大;烟海:茫茫大海。形容典籍、图书等极为丰富。
【出处】隋·赞道蕴《序》:"读书如海,致用如河。"
【示例】我国历史悠久,文明远大,有浩如烟海的典籍。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形容典籍、图书等十分丰富
【成语故事】韩愈25岁中进士后到京郊的国子监做国子博士。韩愈因性情耿直,思想活跃,加之年轻气盛,经常在一些文坛老宿面前议论朝政和文学上的种种弊端,因而得罪了不少人,其中有个叫樊宗师的人对他特别恨,他写了一篇很难懂的文章《去宜州至衡阳》以表示他被贬的凄苦生活。许多人都争看他的文章,因为是樊的成名作,只好硬着头皮去看。樊宗师死后,他的亲戚想为他编文集,想请韩愈给作序,又怕他借题发挥,不答应,又怕别人写得不好,后来不得已亲自向韩愈恳求,韩愈答应了,不久韩愈写了《樊宗师文集序》。序中对樊的文学地位极尽推崇,但是指出他写的文章,一般人很难看懂,如果读懂了那浩如烟海,比大海还要大,大海只能容纳江河,而樊的文章是江河也容纳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