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缺水严重的原因?
1、北京是温带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集中在夏季6-8月,年降水量约为645mm(2013数据,网上查到最接近的年份); 2、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西北角,四周被群山环绕,有利于水汽堆积,形成“夏雨型”气候; 3、虽然北京地处华北平原,但地形相对西川盆地还是有一定阻挡作用,来自西太平洋的暖湿空气可以进入北京并形成降雨,而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则很难进入北京(冬季寒冷干燥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4、北京西南方的太行山和西北方的燕山,对来自太平洋的暖湿气流有一定阻碍作用,导致北京西南地区比较干旱; 5、北京地下水丰富,可开采量高达70多亿立方米,比地表水的年径流量还要大不少。因此尽管北京人口密集,GDP总量也大,但是用水需求却比很多同样人口密度和水资源条件的城市要低。
以上都是自然条件导致的,当然还有人为活动的影响,比如过去对水资源的不重视以及乱排乱放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过现在有了节水意识,这些影响都在逐渐变小。
北京位于华北平原的北部边缘,分属海河的北运河、潮白河、蓟运河和永定河4个水系,市内河道分属潮白河、北运河和永定河3个水系,总长度6428公里。
降水是北京本地水资源的主要来源,多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折合总量402.4亿立方米;多年径流深53毫米,水资源总量为71.4亿立方米。北京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复算水量)中本地水仅占34.4%(24.5亿立方米),入境水量(大部分为过境水)占65.6%(46.9亿立方米),人均本地水资源占有量仅100立方米左右。
北京水资源分布从东西北三面围绕市区的山区向平原逐渐减少。山区面积2457平方公里,地下水储量占全市地下水的78.8%,是平原地下水源的补给来源。平原区总面积3107平方公里。永定河以西主要是低山丘陵,径流条件较差。永定河以东诸河水系分属潮白河(含北运河)和蓟运河两个水系,地势较平坦,地表水和地下水均较丰富,是北京重要的水源地。
北京的水资源主要为地表水和承压较好的深层地下水,平原区其他较浅的地下水因受工业、生活和农业的污染已基本失去利用价值。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25.39亿立方米,其中本地地表水资源量22.33亿立方米,入境水量3.06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出境水量20.29亿立方米,均为由密云水库以上入境水量所补给。扣除出境水外,入境水实际利用水量2.94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31.59亿立方米,其中平原区25.34亿立方米(深层4.85亿立方米、浅层20.49亿立方米),山区6.25亿立方米。扣除地表水与地下水重复计算量18.58亿立方米后,水资源总量为38.4亿立方米,其中本地水资源量25.34亿立方米(地表水22.33亿立方米,深层地下水4.85亿立方米),入境水量(其中3.06亿立方米为由密云水库以上潮白河入境水量,4.25亿立方米为永定河入境水量)13.06亿立方米(93.5%为过境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