舩五行属什么?
字源“船”字,金文作“𧆽”(字形485),小篆作“船”(字形486); 《说文》解“船”为“舟之总名也……象形。”也就是说,“船”字的演变过程和“舟”的字形演变是相对应的。 “帆”字,金文作“颿”(字形38),小篆作“帆”(字形412);《说文》解“帆”为“舟上桁也……从舟,凡声。”也就是“帆”的字形演变和“舟”的字形演变是一一对应的。而且“帆”“船”二字古音相同(皆在阳平时入部)且都有“凡”部声旁,所以二者可以通假。
根据这些字体演变来看,“船”或“帆”的偏旁部首应该是一个形声字,其中形符表示读音,声符表示意义。 这个会意偏旁“𨰏”,《说文》未收,段注谓“今俗别作‘帆’,非是”。徐锴系传也认为“帆”即是“𨰏”之音变。现在普遍认为“帆船”之“帆”是从“_”或“𨰏”字而来。
那么,这个“_”字是什么呢? 我们发现,这个“_”字和“舟”字中间部分是一样的!而“_”右边的声母“f”则来自“帆”字的声母“f”。可见这个“_”就是“艘”字的初文,表示“船”的意思。 为什么要特别说明这个问题呢? 因为后边有一个关于“舰”“艇”“帆船”等词的起源问题需要解决,而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这个“_”究竟是不是“艘”。
如果“_”不是“艘”,而是另一个表示“船”的名字,那么这个起源解释就十分顺畅了:先有“艘”,后有“艦/艦隊”,然后才有的“艇”,最后才有“帆船”。 但是,如果“_”就是“艘”,事情就变得比较有趣了——因为“艘”本身就是一个量词,表示“船”的意思,而量词是不表示意义的,所以无法说明这个“艘”为什么叫“艘”而不叫其他的发音类似单词。
同时,“帆”“舰”二字古音同属脂部,形旁也为“彡”(见表二),所以二者可以通假,“帆”的偏旁“䒁”写成“鉞”也可以表示“舰”的意思。 这样,我们就解决了“舰”“艇”“帆船”的词义起源问题:“舰”和“艇”的出现时间早于“帆船”,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语言中的语音变化;而后边的“帆船”,是因为古人将没有安装桅杆的大船也称为“帆”,然后借助于“帆”和“舰”的假借关系创造了“帆船”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