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繁体几笔五行?
16画,五行属火(康熙字典) 简体部首:讠部外笔画:8总笔画:10 五笔86:YNJQ五笔98:YNQQ仓颉:IVHBU Unicode:CJK统一汉字 U+8BC7 四角号码:34712 基本字义 1.用话说清楚:~论。~语。 ~说。~道。~语。~不尽意。 2.语言:中~。洋~。华~。对~。译~。
3.言语,说话的声音:话~。语~。语~速快。
4.叫喊;谈论:“二狼听,竟前搏人,大~”。
5.说:“~而杀之”。
6.古同“演”:推~。 详细字义〈动〉
1. (形声。从言,艮( gèn)省声。本义:述说,叙述) 2. 同本义 [relate;utter] 详叙其事与语,皆以文言言之也。——《礼记·祭统》 不详知其志之情者,不可言说而使人也。——《淮南子·原道》 大王亦幸赦臣。臣当死耳!不敢逃罪。——《史记·项羽本纪》 3. 又如:絮语(连续不断地谈话;闲谈);语近指远(语言说得近些,意在暗示得远些,即说话委婉含蓄);语近指远(说话要通俗浅显,但含意则要深远);语默(进言和沉默);语默揖让(在进言与沉默之间,有从容的礼节、仪态表现);语无伦次(说话没有条理,语序混乱);口语(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相对而言);语辞(话语,言辞) 4. 告诉[tell;inform;notify] 我语君兮君未闻。——《楚辞·九叹·惜贤》 为兄且止泣,听我语君知。——《西游记》 杨志说:“洒家有这话么?”吴用道:“我那里敢来厮哄。” ——《水浒传》 吾语汝。凡世之人,欺老者,莫如贫者之欺贫者也,贫者轻起威怒,是犹无乳之子,欲速尝羹焉耳,宜狎而玩之。——清·李渔《十二楼》 今若疾呼“还我头来’三字,恐亦未必能还汝之首级。故不如缓声曰‘快还我头来’”。——叶圣陶《文章例话》 5. 告诉[warn] 当此之时,先公语余日:“国步方艰,时忧颠沛。尔宜早定行计,勿随余往。”——明· 归有光《项脊轩志》 〈介〉
用于句首或小句开头,表示提醒他人注意 [in order that] 吾将语子古时人之游也。……语其所以去就之际,则或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者,将以比物喻类,以推知其意也。——南朝宋· 鲍照《舞鹤赋》 然则吾语汝,君子之用财若何?——明·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 吾语女(汝),妇人无外言,此非所宜。——《左传·昭公二十七年》 语之而不敢,与之偕行。——唐·韩愈《师说》 语甚切至。——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副〉
1. 用言辞表达出来 [say in words]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卒言。——唐· 杜甫《石壕吏》 是以高言难奏,至理难言。——《晋书·裴宣传论》 是故智者不言,言者不及。——《吕氏春秋·去私》 你且说与我一人,我自与他讲理去。——《水浒传》 2. 说,议论,讨论 [talk about;speak on] 一见如故,即相语尽,无所隐讳。——陈寿 《三国志·诸葛亮传》 及反,遂语后事。——清·林觉民《与妻书》 而两公子不敢语。——《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文成侯谓魏王曰:“公子相赵,于魏不足。” 王召公子问之,对曰:“不过十年赵亦不复强矣。”——《史记·魏世家》 3. 告诉[promise] 天子命之可久,卿云庆云祥瑞之状也。乃命羲和,钦若元典,敬授人时。——《尚书·尧典》 上告太后,太后遣使持节策命将军。——《汉书·匈奴传上》 〈连〉
因为这样才,于是 [now that,so→as a consequence of this] 语曰:百里奚居虞不乐,亦适秦而乐之。——《战国策·西周策》 何以言之?苏秦始将而归,有两母之家迎苏秦,苏秦自念幽都离家日久而不可并立,乃号呼而哭。——《史记·苏秦列传》 〈助〉
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构成被动句。这种句式通常表示某种行为、动作、变化是由于别人的动作所造成的 [be done] 但言其语,不闻其语所苦,或告之曰:“子之言过矣!昔吾乡周氏有童子,失脚落水而死,见梦以为灾。然则今日水灾,亦非妖也。”——唐· 李复言《续玄怪录·卢绾》 又如:他已经被捕了;他们已被我识破 〈量〉
1. 表示数量 十毫为丝,十丝为厘,十厘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五尺为步。——《汉书·律历志》 三尺五寸曰矩。——《礼记·曲礼上》 以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剑长三尺。——《史记·高祖本纪》 六尺为步。——《孟子·离娄上》 七尺之躯,生死攸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 从容就义,毫无惧色。——《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 2. 表示时间长度 [day;year]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张华短章,实足五日赏览。——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他日更如我者,当思此叟。—— 清· 黄宗羲《柳敬亭传》 共十八年,岁除一日,忽闻胡哨声,少顷群盗入村。——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 3. 表示容积单位。量词。十斗为一石,十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