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什么什么成语?
一、完璧归赵
赵惠文王的时候,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秦昭襄王知道这件事后,派人给赵王送来一封书信,表示愿意用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赵王与大将军廉颇及许多大臣商量,但都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蔺相如看出了赵王的心思,便主动请缨出使秦国。
相如到了秦国,将和氏璧献给秦王,秦王一边看一边称赞,将璧传给美人及左右侍从们观看,却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看秦王没有以城池交换意思,便假借璧有瑕疵讨回和氏璧,反身倚靠在柱子上,怒发冲冠,秦王想要得到和氏璧,又怕相如拼命,于是便假意答应。
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守信,就派人带着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赵国,自己则留下软硬兼施以保护自己;秦王知道后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据理力争,秦王自知理亏,又怕他自杀,便放了蔺相如。蔺相如回到赵国后,将情况告诉了赵王,赵王以蔺相如智勇俱备,封其为上大夫。这件事后,秦赵两国交恶,相互攻击不断。
二、负荆请罪
完璧归赵后,赵国拜廉颇为将,向秦军发起挑战,秦军战败,便采用反间计,让赵王撤了廉颇,用了赵括。赵括只懂得兵书,不懂得灵活运用,结果赵军损兵折将败回,秦军又大举进攻赵国,赵王拜蔺相如为上将军,统帅军队,蔺相如推辞不过,就以大夫之礼护驾赵王,秦兵得知便退兵离去,蔺相如又为赵国解了围。
此后,赵王愈加器重蔺相如,大将军廉颇心里不服,便放出话来:如果将来遇见蔺相如,一定要羞辱他一番。这话传到蔺相如那里,相如就处处回避。
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行,远远看见了廉颇的车子,蔺相如便让赶车人退后回去,自己也下车,站在路边回避。蔺相如的门客以为他是软弱胆怯,责备相如。蔺相如对他们说,为了赵国的利益,自己躲避将军。廉颇听到这话,自感惭愧,就背着荆条,到蔺相如府上请罪,二人终于成为生死之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