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给国有企业增资吗?

郦张恒郦张恒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明确观点,不应该。 然后解释原因。 我们现在讨论的国有企业,大概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你说的国有资产出资成立的企业(包括各类基金),一种是国有资本控股或者相对控股的企业。

对第一种企业,增资的目的主要是实现资本金最大化,而资本金的最大化意味着投入生产的货币最小化。而对第二种企业,增资的目的主要有两方面,一是满足经营所需要的资金,二是补充国家预算收支的不足。这两种目的都不符合公共财政的要求。 从理论上说,企业的经营活动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盈利性和非盈利性,二者对应的应该是利润和折旧,而不是收入。因此严格来说,除了生产性固定资产以外,其他生产经营活动产生的都是非盈利性的,相应地应该通过计提折旧的方式将资金转移到产品成本中去。当然在实际过程中,很多情况是难以区分某一生产经营活动究竟属于哪一种形式的,所以才会出现收入全部或部分作为资本金的情形。

从这个意义上说,上述两种情况的国有企业都应当把收到的资金先计入“资本公积”,然后再分期进行摊销并转化为损益。这样做不仅符合会计制度,而且也能达到我们上面所说的公共财政的要求。 至于有些企业收到的非收益性的资金可能较多,比如政策性补贴,按照目前的会计制度应该计入“递延所得税资产”,虽然本质上这类资金也应当属于非收益性资金。但这样处理的后果是把本来应当归属于国家的收入变相确认为了企业的收人,从而造成虚假的收益,进而导致错误的决策。

廖婉馨廖婉馨优质答主

国有企业,也称为国有经济,国有经济是生产资料归全民所有的一种公有制形式,国有经济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国有经济, 控制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决不可以改变其性质。

但是否应该给国有企业增资,应以是否符合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原则为前提:

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基本原则:

第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的条件下,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基本政策取向是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第二,企业国有产权管理要正确处理好国家与国有企业、中央与地方、现阶段与长远利益以及企业内部各方面之间的关系,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第三,企业国有产权管理要做到政企分开,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培育合格的产权市场主体,尊重企业法人财产权和经营自主权,提高企业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第四,企业国有产权管理应坚持统一政策、分级管理的原则。国务院制定企业国有产权管理的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制度,制定管理本级人民政府管辖的企业国有产权的具体办法。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