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乒乓球会不会衰落?
首先,作为一个老牌强国,中国在乒乓球领域必然面临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90年代那批世乒赛、奥运会冠军主力队员如今大多都处于当打之年或者退居二线,而00后乃至10后的年轻队员能否顶住压力接过队伍的大旗是个很大的疑问。
目前看来,女队方面,除了早已退役的李晓霞,丁宁,郭跃等,朱雨玲,陈梦,王曼昱等年轻选手仍处在上升期;男队则是马龙的统治力依然强劲,许昕状态大有回暖,年轻队员中仅林高远能与其相提并论,梁靖崑,赵子豪等人则差距明显。
但即使如此,中国乒乓球队仍然具备世界顶级的实力,在2018年乒乓球团体世界杯上,中国队首次以3比0完胜日本队夺冠的同时,也拿到了成都世乒赛的入场券。 然而到了今年四月,当中国队再次面对日本队时,却连输三场,遭遇到百年世乒赛上首场败绩。
这场比赛中,老将马龙和许昕双双溃败,而新科世界第一樊振东与林高远战至决胜盘,若非对手突然伤退,恐怕樊振东也会落败。 自此以后,“后继无人”再不是空谈,中国乒乓球队的确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胥艳优质答主中国乒乓不会就此进入“黑暗时期”,因为乒乓球运动在中国有相当的群众基础,而且乒乓球界内部人才流动和晋升制度趋于稳定、科学,我们依然在世界乒坛保持霸主地位。但中国乒乓球的“全盛时期”确实过去了。这个“全盛时期”是上个世纪80年代王涛、吕林、曹燕华、陈静这一批运动员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张怡宁、王楠、马琳、王励勤这一批运动员。这个时期是乒坛中国球员独领风骚的几十年。
这几十年,中国诞生了许多优秀运动员,他们用一次次的乒坛胜利巩固了中国“乒乓王国”地位。这个时期的运动员不仅在乒台上有十分完美的表现,场下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魅力。在国际乒坛享有盛誉,被世界球迷所熟知和喜爱。比如丹东小姑娘王楠,以可爱的娃娃脸和超强的实力成为许多球迷心中的“楠公主”;再比如马琳,不仅技术出众,更因为长相和打球颇具“艺术范”,被许多球迷成为“东方神韵”。还有张怡宁、王励勤等等,不胜枚举。
而现在的年轻运动员无论是乒台成绩还是场下热度,都远不及上一代运动员,有球迷甚至评价“中国乒乓不再像此前那样‘出巨星’”。“全盛时期”的结束对广大球迷来讲也是十分惋惜的,我们在观看中国乒乓赛事时已经找不到曾经那种血脉喷张的感觉了,因为运动员不够“出彩”。
现在中国乒乓的问题就是运动员综合素质还有所欠缺。比如场下关注很少,训练时就训练,训练完了该干嘛干嘛,不和球迷互动,甚至不对外透露个人信息。
竞技体育和艺术体育不同,竞技体育是以最终的结果论成败,而艺术体育更侧重于表现过程和运动员的综合素质。在“全盛时期”,中国的运动员是兼顾了这两点的,但现在运动员还稍有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