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市广安小学怎么样?
我是1965年分配到邯郸地区外贸局工作,当时局里安排我住到位于市郊的机关宿舍(现在已不存在)。该处距离市区较远,周边没有邻居,环境比较安静。宿舍是两排平房,中间有一条狭长的过道。我家住在靠街的一边,门口就是过道的起点。
1975年秋,我被派往广平县城关公社参加四清运动,地点就在现在的广安小学。当时广平县城关镇只有一个大队和一个生产队,所以“社”就是指“城关人民公社”,“营”是指“城关大队”,“连”是指“城关生产队”。由于当时农村实行的是大队、生产队核算方式;因此这里的“校”其实指的就是“学校”。
当时的形势是“教育要革命”,学校要办成“农校”。因此这里所说的“校”即指广安小学。 我们进驻这个“校”的时候,正赶上学校开学不久。学生们都穿着新发的校服,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整齐地站在操场上迎接我们的到来。随后在学校操场的主席台上,我们和当地领导一起,宣布成立“四清工作队”。
我当时所在的办公室兼宿舍是一间大一点的平房,里面放着一张大方桌,几把椅子,还有一个木制的书柜,上面摆着几本《毛泽东选集》和几本期刊——《红旗》杂志、《人民日报》等等。这些刊物都是供队员们学习的。 由于当时我主要负责写材料,所以空闲时间比较多。除了阅读这些已有的资料外,我还经常到图书馆里去借阅相关的书目。那段时间我看了不少马列主义的书,也看了一些历史学、社会学以及经济学等方面的书籍。虽然看的范围比较广,但是印象最深的还是关于哲学方面的著作,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列宁论哲学》等。通过这些学习使我加深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理解,同时也提高了写作水平。 后来,随着“四清”运动的开展,我们这些队员纷纷下乡,到各人民公社去搞贫下中农思想作风的教育宣传活动。我的工作地点在广平县东南大约十公里以外的南寺郎固村。在这里我主要负责采访、编写、印刷宣传资料,然后送到各村。 记得最有趣的一次活动是在腊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那天晚上,我、小李(宣传干事)还有小孙(记工员)几个人在办公室里一边吃着糖瓜一边聊着天,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门被推开了,只见一个身材瘦小、面色苍白、留着长发的人站在门口。我们还没问他是谁他就嚷嚷道:“我给你们送稿子来了!”说着他走进室内将一叠纸递到我面前说:“这是你今天要交的材料。” 我看了一下这些纸,共有三十来页,便笑着问他:“你是怎么进来的?” 他得意地说:“我说我叫李向阳,是你领导的亲信,他们就不让我进去了。” 看着他的样子我和小李不禁相视大笑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