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绿城怎么降级的?
1、防守漏洞太大,中后卫形同虚设 绿城的后防线跟以前相比人员是有所提升的,有金敬道、孙可这样的悍将,还有郑智这样的硬汉,但是效果却不尽如人意。在联赛中,绿城的后防线多次被对手打爆,甚至出现单场丢4球的惨案。而降级直接导火索是一场无关紧要的比赛——客场对阵北京人和,先丢一球的情况下,后防线又接连出错,让对手连进三球完成逆转。那场比赛之后,主帅吴金贵忍无可忍,当场怒斥球员是“胆小鬼”和“懦夫”。
赛后接受媒体采访时,吴金贵也语带怨气地表示,“球队目前的实力在中甲肯定能排进前三,但我们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很多球员的思想出现了问题……有些球员的信心全无,胆子特别小,这种状况需要好好调整一下。” 确实,从比赛看,绿城的后防线信心不足,不敢拼抢,后腰位漏人,中后卫防高空球不胜,面对对手的单兵强攻毫无办法。最可怕的是,这些漏洞并不是球员个人能力的问题,而是整个防守体系出了问题。面对密集的双回合赛制,一旦遇到硬仗就集体梦游,防线千疮百孔。
2、进攻缺乏稳定输出,前场队员各自为战 绿城的进攻其实一直存在问题,赛季初由于外援迟迟不能到位,国内球员要同时担任进攻和组织任务,导致中前场的压力巨大。等到马丁斯和穆里奇的加盟,这个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解决,但外援进攻强则国内球员组织弱的问题依然存在。到了赛季末,由于外援出场有限制,加上连续出现胜负关系,绿城的进攻组织更是出现了严重问题,能进球往往只依靠某几位外援的个人发挥。
3、本土教练带队成绩不佳,缺少长远规划 事实上,绿城的财政状况远不及外界想象中那么富庶,之所以能在近期投入不少,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老板宋卫平对此非常支持。不过就算如此,绿城的支出在本土球队中也属于偏高的水准。
令人感到费解的是,这样一支有一定经济实力且重视成绩的队伍,为什么总在转会市场上挑些“四不像”的外援?马丁斯和穆里奇都算是不错的攻击型外援,但他们都没有很好地融入球队;至于埃德尔,他更像是德罗巴式的纯粹终结者。这样的外援组合不伦不类,很难发挥协同作用。更尴尬的是,这几个外援的战术适用性也很差,往往只能用单兵去进攻,配合率非常低。
本土教练的失败还不是绿城目前最为困扰的问题,真正让人头疼的是,俱乐部高层在战略层面没有明确的目标(补强还是保级?),中层管理在战术执行层面也没有清晰的方向(继续打传控还是尝试其他打法?)。在外教纷纷高薪求职的背景下,如果绿城的领导者能够早一些认清形势,换上一支具有攻坚能力的教练组,说不定还能留在中超。可惜世事难料,现在只能为降级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