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姓五行属什么?
一、姓的起源 姓,是中国古代贵族姓氏。又称氏;姓明确母系血统亲属血缘的象征。姓产生于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当时同一姓表示同一个母系祖先的氏族成员,他们的姓相同。所以《通志·氏族略》说“姓之所起,乃司种族标识号”。 夏商周三代实行的是诸侯国制度,周王室作为天下共主,其封地周原(今陕西岐山)有公、侯、伯、子、男五大姓,这实际上也是当时诸侯国国君的称呼:周王姓姬;鲁国国君姓姜;宋国国君姓子;郑国国君姓妫;晋国国君姓姬;楚王姓芈…这些称谓一直延续到秦统一中国,建立郡县制以后,天子与诸侯国君的称谓才变为皇帝与郡守。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结构的变迁,到春秋战国时,同姓国不再局限于同一母系的氏族了,许多异姓国之间也相互通婚,姓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到了汉朝甚至出现了同姓不婚的规定。但姓作为一种血缘符号,在宗法制度中的作用却是永恒的。于是,姓便以新的形式——氏出现。
二、姓的定义 周代就有官称“大史”,负责记载宗族世系,编撰族谱。他们所记录的祖宗名字就用作这个家族的姓。这种由姓衍生的姓氏,称之为正姓。 除了正姓之外,还有以邑为姓和以国为姓两种姓氏。前者是上古氏族部落继任首领的称呼,他们的姓便是他们在位时的封地名;后者则是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国君的姓,他们国君的封地便是这个国家的姓。 当然,还有一种姓氏来源比较特殊,就是某些人的姓名叫做姓,如黄帝姓轩辕;禹帝姓姒;舜帝姓姚等。他们都是先被尊奉为神,继而用他们的姓作为部落的姓。
三、五姓之姓 五姓之姓是指西汉武帝时,从诸侯国的国姓中选取五个字作皇帝的姓,即司马氏、董氏、郑氏、陈胡氏及田氏。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汉武帝采用公孙弘的建议,规定以诸侯王的姓为汉家的姓氏,并确定司马、董、郑、陈、田五姓为王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