夘五行属什么?
“夘”,古同“卯”。 “卯”的繁体字為“卯”或“卯”。简体与繁体写法完全相同。 《说文》解释为:“卯,春时,万物勃发,故曰卯。从乚(yǐn)象其屈曲之形。一者,阳气动,万物生也。”“乙”即是植物发芽的意思。所以,“卯”的本义就是日出,天刚亮的意思。
在六书中属于会意。以手(又)、日、辰表示天刚亮;或者用手、日、木表示春天来临,草木始萌。 由表示时间的“卯”,可以引申出方位和节气等含义。
《史记·天官书》载:“东方,木也,其帝太暤,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西方,金也,其帝少暤,其佐蓐收,执矩而治秋……”司马迁所记载的“少暤”,实际上就是指“卯”星。因为,古人把月亮圆缺的一个周期分为十二段,每段是一个“朔望月”,每月第一天的子时称为“朔”,每月最后一天亥时称为“晦”,每月中旬农历十五左右称为“望”。
“酉”为“月出”之意。“月出”,即月亮刚刚升起的朦朦胧胧的状态,也就是“晦”。“酉”是“月落”的意思,也就是“晦”。由此,“酉”和“丑”相对应,表示一天中的傍晚和子夜的时间。这样,“酉”和“卯”就分别处于阴阳二气的交替之中——黄昏,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