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流通小盘股票有哪些?
首先,“全流通”这个词是有问题的; 其次,关于是否属于“小盘股”也没有定论; 最后,既然如此我们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吧~(虽然我也只是抛砖引玉) 对于A股的上市公司来说,其股份总数是固定的,但是上市前的股份结构往往是不一致的。根据股改方案的不同,上市公司在股改后会有不同的股权分布情况——即所谓的“全流通”、“大小非解禁”等等概念。 那么什么样的公司才叫真正意义上的“全流通”呢? “全流通”的概念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 全流通这个概念的提出是在2015年股灾发生的时候,当时由于很多中小创个股在二级市场的估值水平很高,一旦股东套现必然引发市场波动,于是证监会的领导们觉得有必要让这些公司的股份都能够在市场上流通起来(其实说白了就是防止股价大幅下跌),这才有了全流通的说法。 但是,全流通这个概念并不符合我国股市的历史和现实情况啊喂! 早在1990年上海证券交易所刚成立时,就实行了以比例配售为主的证券发行制度。这种发行方式的特点在于先确定发行的总量,然后按照一定比例的发行额度向机构投资者销售,余下的部分再对散户进行公开发售或认购。在当时,个人投资者的比例非常低,绝大部分上市公司的股票都是由机构投资者持有,因此当时也并没有流通股和不流通股的概念,更不存在什么大非和小非。 直到1993年和1994年期间,才陆续有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资的方式将原来分配给机构投资者的股份分配给当时的股民(当然,这部分股民大多数还是通过基金或者分红再投资的形式持有的)。但即便如此,当时绝大多数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仍然是以国有法人股为主,真正流通的股票也就是占总股本不到20%的限售流通股而已... 所以从历史角度看的话,我国的上市公司从来就没有过完全的“全流通”状态,现在只不过是回到了当初的状态罢了~ 这要搁国外,人家根本就不会提这一茬儿。。。
至于哪些公司算是真正的“全流通”企业么?我只能说目前我没有找到这样的统计资料,如果有知友愿意花时间找一找的话也请告诉我一声哈~~ 最后多说一句:全流通这个事情本来就是很矛盾的——如果股价能合理反映基本面,那为什么要限制交易呢?而如果股价被严重高估,又为什么要把它释放出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