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性金融是什么?
包容性金融,也称普惠金融、民众金融、普及金融、负责任金融服务等,指以可负担的成本为有金融服务需求的社会各阶层和群体提供适当、有效的金融服务,其重点服务对象是那些被传统金融体系忽视的草根阶层,如农民、城市低收入群体、微小企业等弱势群体。包容性金融关注弱势群体,扩大了金融服务可覆盖的范围,有利于缩小被排斥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的弱势群体与社会主流群体之间的贫富差距,对于促进“以人为本”的社会和谐以及经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在以资本驱动为核心引擎的传统金融体系中,由于所服务的客户是拥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显性群体,因此,传统金融的目标是高收益高风险和高成本,同时,其对客户信息具有极强的自生排斥性和内省性,在经营中总是自觉不自觉地选择高效率、低成本和低风险的高端显性客户,而对于弱势群体则视为不利可图的显性亏损而不愿意提供金融服务,由此造成了传统金融体系自身的内在非包容性。因此,传统金融的非包容性和内在排斥性使贫困人群,如低收入者、低收入农户、微小企业及弱势群体得不到基本的金融服务,排斥了这些贫困人群脱贫致富、摆脱弱势地位以及实现自身全面发展,这一“贫困——金融服务排斥——贫困”的恶性循环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为解决这一突出矛盾,包容性金融应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