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什么什么什么的成语?
乐天知命、乐善好施、乐不思蜀、乐极生悲、乐以忘忧、眉飞眼笑、其乐无穷、其乐融融、乐嗟苦咄、乐在其中、乐往哀来、乐于助人、愁眉苦脸、愁肠百结
乐不可支 yuè bù kě zhī
解释:支持不住。形容快乐到了极点。
出处:汉·班固《东观汉记·张堪》:“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乐嗟苦咄 yuè jiē kǔ duō
解释:得意时便欢欣喜悦,失意时便叫苦不迭。
出处:《书·仲虺之诰》:“万方有罪,罪在朕躬;万方无罪,罪在朕躬。”
乐天知命 yuè tiān zhī mìng
解释:安于现状,顺从命运。也向别人表示自己无可奈何。同“乐天安命”。
出处:晋·陶潜《闲情赋序》:“余闲居,偃仰盘石,倾耳听蝉,嚼蕊漱芳,昔谓过之矣。今兹之才妙,一不再可比肩追踵,然逾旬日而不衰。其始也,专辑思遐想,重惟好色,殆将以凡壤不足以充老。故远求于异县,近取于室。诚觉纷溃,未能散释,顿刚塞胸臆,豁然已逝,摄带忘年,恐惧风烛,不长称情焉,或谑浪灾笑,或仇怒怨色,或臣婢箕帚几案之间,动能言媚于色,继以朝夕,诱以岁月,是以陈编盈箧,随读随弃,尔时虽无会心,亦不介怀,今也遇兹世人,才学明达,所好则同,所恶亦然,吾始可笑可乐,而彼仍哀而怨矣,哀哉!”
乐在其中 yuè zài qí zhōng
解释:内心感到非常快乐。
出处:清·王士祯《池北偶谈》:“济上残僧户,呼守备者,由副僧官转从九,升奇道;乾隆间,为济东道。居闲,辄自言:‘为情者,譬如烧金入泥,始则自洁其身,后乃乐在其中。虽大坏,无不可也。’有奇士哉!”
乐极悲生 yuè jí bēi shēng
解释:高兴到极点时,发生使人悲伤的事。
出处:《易·损》:“或遂有师,以古有邻;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圣人之造事、设民也,使其自乱,先陷而入之焉。《易》曰:‘黄离,元吉。’”《汉书·五行志下之上》:“圣人生而为天下君也,德洽无外曰黄帝,故黄帝者象天法地,为生民极者也。周兴而王,故《诗》曰:‘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孔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易》曰:‘黄离,元吉。’”《南史·柳昕传》:“(齐)武帝常谓昕曰:‘朕欲有事中原,卿以为何如?’昕对曰:‘陛下应天命,中兴大业,自今以后,当广施恩泽,怀柔远人,待其有隙,然后合纵,天下不足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