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创设怎么做?
1、布置富有童趣的教室环境。
教师要注重把学习活动与生活环境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让孩子在其中感受到亲切和自然,从而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生活。因为环境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功能,所以教师要根据每月、每周的主题教学活动布置教学环境。当然,主题布置也应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做到既以浅显的形式表达丰富的主题内容,又充满童趣,尽可能地以孩子自己的手工作品进行布置,以满足孩子们表现自我的需要。比如“可爱的小动物”主题活动,教师可以将孩子们自己制作的毛毛虫、小鸡、小兔等小动物挂饰,布置在活动室、走廊的天花板上;也可以将孩子们画好的各种小动物,剪下来布置在活动室的背景墙上。这样可以增添活动室的儿童化色彩,又能激发孩子们的活动兴趣和表现力。
幼儿园的小朋友
2、创设游戏氛围,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
小班幼儿年龄小,生活经验欠缺,所以要根据他们好模仿的特点,提供大量可供幼儿模仿生活,学习生活的游戏材料和玩具,让幼儿在模仿性的表演游戏中得到体验,在体验中获取经验,从而帮助他们更快地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例如:“娃娃家”中提供娃娃、小碗、小勺、小桌椅等;医院中提供小病床、打针筒、“医生病历本”、体温表等。此外,还可以提供一些适合小班幼儿玩的玩具,如球、圈、大积木、各种车子、电动玩具等。为保证幼儿对游戏内容的兴趣和新鲜感,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和替换游戏材料,避免出现幼儿因游戏材料的重复而失去对游戏的兴趣。
幼儿园的孩子
3、提供相对自主的区域活动空间。
区域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宝贵资源,幼儿园应根据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创设符合幼儿需要的“玩”与“学”的环境,提供丰富有趣的操作材料和玩具,组织形式多样的区域活动。比如娃娃家、图书角、积木区、建构区、美工区、自然角、探索区、表演区和角色区等。因为区域活动能够满足幼儿多方面发展的需要,能够为幼儿提供相对自主的活动空间,能够支持幼儿自发地尝试、探索和创造。例如:积木区里,幼儿玩“搭火车”游戏,他们在建构中探索积木的形状、大小、颜色;探索积木怎样放才能使小火车更加平稳地开等基本几何形体、空间方位和平衡感知等。图书角里,幼儿通过翻看图书,从无目的、无顺序地看,逐步发展到能逐页翻看,并能指认书中的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