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二宫怎么样?
作为曾经的职工,我来说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二宫是国营的工厂,已经倒闭了。现在属于广联电子有限公司的工厂(其实就几栋楼和厂区,不知道的公司可以去百度)。
1.管理很严格,毕竟那时候刚刚从计划经济转型过来,很多做派还是沿袭了以前的体制,特别是安全方面管的很严,进车间要戴安全帽,有防盗报警系统,还有保安24小时巡逻。晚上回家比较晚要在门卫处登记,而且要经过好几道门才能回到宿舍。
2.厂里的生活设施还是比较完善的,有超市、图书馆、电影院(这个真不错,夏天的时候下午五点钟厂内会免费放映电影,还有很多好看的片,例如泰坦尼克号什么的,经常人满为患)、体育场等等。
3.因为是国有大厂,所以各种福利也比较齐全,像什么澡堂子、理发店之类的不要钱,洗衣房、健身房也有。
4.工作比较累,二宫是以制造为主,工作环境差,有毒有害,劳动强度大,工资待遇还不错,当时普遍工资水平在500-600之间吧(90年代中期),如果算上各种补贴和奖金(年终奖和季度奖是比较多的),税后收入接近或者达到2000元/月(90年代末),这在当时的广州市区可是非常高的了,相当于现在国企或者公务员的水平。
5.生活条件不错。厂区附近有一个菜市场和一个购物广场,超市、理发店什么的就不说了。生活区还有个娱乐广场(里面有个影院、KTV、游戏机厅等),经常搞些演出,话剧、相声什么的,挺热闹。
6.有个附属医院,看病不用出门。
7.交通还算方便,门口就是公交车站,线路也很多;距离海珠客运站也就一公里多,到火车站或市区坐公交车也挺方便的。
8.旁边就是广州纺织工学院(现在的广州纺校,现在改名了,但是很多人还是习惯叫它纺校),里面有很多漂亮的学姐,哈哈哈! 好了,大概就是这样
广州二宫又称广州市工人文化宫,内有市属艺术团及电影厅和全市性体育、文娱、文艺等群众活动场地,还有各业技术工人的疗养区和生活服务设施。
广州市工人文化宫是广州市总工会领导下的以职工为主要服务对象的群众文化事业机构,前身是由中共地下党于1948年创办的广州市第一个工人文化宫——“广州第一工人文化宫”,是华南地区创办最早并一直延续下来的工人文化宫。
文化宫原占地面积20亩,1985年和1996的两轮扩建后扩大到25亩。扩建后的文化宫设有能容纳3000人的灯光体育场馆、1个500 座席的综合剧场、1个700座席的露天剧场、1个300个座位现代化的音乐茶座、6个画廊或展览厅、1个职工电脑培训中心、30间教职工训教室、2个电影院,以及拳击馆、游泳池、保龄球场、室内儿童乐园、健身房,20多间教娱综合服务设施。
文化宫每年开展电影、文娱、体育、培训、展览、演出、茶艺、曲艺、咨询等服务和活动约1万场次,接待的教娱活动的职工和市内其他各界人士达600-700万人次。文化宫是广州市“一宫三馆”、“三馆一宫”等群众文化活动的主要场地产、活动中心和培训基地,如一年一度的市职工摄影艺术展、市摄影艺术展、市职工美术、书法、工艺展、职工“五小”成果展、“五一”花会、“六一”少儿文化艺术欢乐节、春节灯谜晚会、中华职工健美操大赛、全省职工卡拉OK大赛、中华职工合唱大赛、广州职工体育节、市少儿运动大会、市成人运动会、全市老年体育运动会、广州市少儿业余少体校运动会、全市少儿“六一”运动大会、市老体协球类表演赛、“职工文化乐园周”、“星光大道音乐会、春节花市茶艺表演、工会文化工作者培训、市内企事业单位和职工培训等。文化宫下属的艺术团经常开展“送欢乐到基层”和参与社会各界的文艺活动,年演出达500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