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如何使木变土?

惠丽定惠丽定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这个理论是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概括,古人观察发现自然界中各种事物和现象都有其相生相克的关系,比如木生火、火生土;金克木、水克火等……从而推导出五行相生相克的规律。并且用五行相生相克来解读人体内脏器官的生理功能和精神状态。 用现代科学的观点怎么理解五行的相生相克呢?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体内各个脏腑组织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有如同一个巨大的信息交流网络。而中医用五行学说来解释和描述人体内这种密切相关的系统状态。

五行学说用抽象的概念来解释具体的现象,有一定的模糊性和广泛性,因此被众多的中医学家用来指导临床实践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是,五行学说的模糊性和广泛性也带来了操作上的相对难度。 古代中医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推导出治疗某些疾病的处方用药原则。

如五脏病(心、肝、脾、肺、肾),多遵循“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心肝火旺,阴虚生内热所致的烦躁易怒、失眠、口舌生疮者,宜滋阴降火,可选用黄连阿胶汤加减。脾胃气虚导致饮食减少、大便溏薄、形体消瘦者,应补中益气丸。肺脾气虚,痰饮水湿停滞者,以四君子汤或参苓白术散。肾虚腰膝酸软、尿失禁或小便不利者,宜补益肾气,缩泉丸合济生肾气丸。

中医用五行生克制化的原理,来解读一些特殊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用药原则。

如癫痫(羊癫疯)是由于脑神失常,阴阳失衡,五志化热所致。治疗以平肝潜阳,清热活血为法。常用中药有天南星、半夏、黄芩、郁金、白芍、川芎、石菖蒲、远志、天麻、全蝎、蜈蚣等。

皮肤瘙痒症属中医学“瘾疹”范畴。因风邪侵袭肌肤,郁久化热,灼伤血络,血虚生风引起的。治宜清热祛风,养血润燥。方选消风止痒汤加减。中成药有防风通圣丸、肤痒冲剂。

还有利用五行生克关系的宣导作用,来治疗肿瘤等疾病。

《黄帝内经》中有这样一段话“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意思是告诉人们要顺应四时气候的变化,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通过调节情志及生活方式等来预防疾病。

宓嘉梦宓嘉梦优质答主

中医里讲究的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行是按照相生相克的规律来运行的,而五行中木、土有“木生土”和“木克土”两种关系。

木生土,是指木受金克制后,木体下降,而后木化生土。具体为“金伐木”→“木烂”→“木化而为土”。就是说,木气运行到长夏月份,长夏月份的主气属土,木气要化生为土气,木气无法直接化生为土气,于是借助于土的相生之神行的帮助,这个神行就是金神行,就是借助金气的克伐之能来相助木气的,金气克伐木气使木烂,木气烂后便直接转化成土气了,这时木气便间接转化成土气了。木生土的运行规律就是指木气在金气的克伐之下转化成土气的过程。如,肝之血本通于肾水,若脾气虚而肝木亦不足,脾胃升降无权,肾水上凌,土不制水,以致肝肾之血不调,而发生月经不调。此时可采用补脾土,以益肝木之法,使血液正常地来源于水,从而调节月经。”

木克土,是指木之实气横害土之大气。具体为“木横”→“木侮”→“木克土”。就是说,木气在正常情况是升发的,按五行的相生相克规律,木气生了土气之后,便会继续生火,土气便会转而支持火气,火气便会乘着长夏土旺之气来收敛木气,使木气不再升发为害土气,这是正常的情况。若不然,土气虚弱而木气很盛,木气没有受到火气的收敛,便会旺盛无度地升发,由于“横”旺而侮克了土气。木气克侮土气,便会造成土气的虚弱,脾土太虚便会进一步造成木气偏旺,木旺克土现象会更严重,形成恶性循环,土气会更加虚弱。木克土的运行规律就是指克侮土气的木气使土气虚弱的过程。如,肝病治脾是指木乘土或土虚木乘病证治宜疏肝健脾,适用于肝气横逆,气机不降,脾胃失于正常升清降浊功能所致的胸胁痞满、腹胀、便溏、喜太息、食欲差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