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什么天气预报?

益薇梦益薇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央气象台预计,10月2日至8日,我国自西向东将有一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西北地区东部、华北西南部、黄淮西部和北部、江汉大部、西南地区东北部和南部、华南大部等地有暴雨或大暴雨,累计降雨量40~80毫米,局地可达90~130毫米;内蒙古东南部、东北地区中北部等地累计降雨量5~15毫米。

此次降雨过程具有降水的强度大、覆盖范围广的特点。气象专家表示,此次降雨过程与往年秋季多雨的特征十分相似,建议加强防洪防汛排涝准备工作,防范城市内涝,做好河道水库的防汛工作,警惕次生灾害。 需要注意的是,在强降水区域可能伴有强对流天气,需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雷暴大风等强对流天气。

贝衣林贝衣林优质答主

天气预报是一种气象产品,它的制作要经历几个不同的阶段。首先需要收集最新的气象数据,从陆地、海洋、高空的无数个气象观测站、气象卫星和天气雷达等搜集各种气象信息。

然后再将这些气象数据经过处理,以一定格式传送给天气预报制作部门;接下来由预报员对天气图等气象数据加以分析,并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天气变化的因素,得出一个关于未来天气变化的结论,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天气预报。最后天气预报播出部门再把天气预报结论进行文字和数据编辑,制作成电视、广播或者声讯电话等天气预报节目,再通过传播工具进行发布。

所以天气预报的制作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它对气象探测数据的准确性、传输的时效性以及预报员自身的业务素质要求都很高。现在制作一份24小时及以上的天气预报,数据处理和人工分析的过程大约需要3—4个小时。也就是说,一份次的天气预报产品出炉后,其中所使用到的最新气象观测资料已经是2—3小时前的了,而且天气预报的时效越长准备时间也越早。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