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货币资金怎么查?
1、看现金流量表 现金流量表能够反映公司一定期间内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和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了解公司的“进账”和“出账”是否匹配;通过比较各期报表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判断是否存在异常,进而分析公司经营是否有问题。 看现金流量表的思路是,从企业“入钱”和“花钱”的情况入手,审查企业经营活动是否正常进行并产生足够的现金流。
2、看财务报表附注 部分财务不透明的企业,在编制财务报表时很有可能不会如实填列,其中就有可能会存在虚假记载。查看财务报表附注可以为我们提供重要的线索,帮助我们找到企业造假的可能位置。 一般我们重点看一下前五大客户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付账款等情况。
3、看银行对账单与银行流水 对于一些财务不规范的小企业,其银行账户有可能被滥用,例如用来偿还利息、支付税费等等。在这种情况下,其银行存款很可能出现金额变动,同时这些费用支出也没有进入财务报表。我们需要结合银行的转账凭证,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另外,对于大额的资金流转应特别注意,尤其是来自于个人卡的大额现金交易。
4、看会计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 在查阅报表的时候,我们还应该看一看报表附注中对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审计报告的描述,了解一下导致非标准审计意见的原因是什么,并进一步分析企业对财务报告中重要项目的确认和计量是否公允。 如果对企业的财务状况感到疑惑,还可以向注册会计师咨询。
企业货币资金通常占流动资产总额的10%~20%,但因各企业的经营特点和管理风格不同,其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差异较大,有的企业货币资金只占流动资产的5%,而有的上市公司货币资金占流动资产的50%以上。有的企业大量货币资金闲置,而另一些企业却为缺少流动资金而一筹莫展。如此悬殊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对财务人员来说,是一个十分敏感的问题。那么如何掌握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呢?如何防范企业货币资金的弊端?如何通过会计报表分析其货币资金额度是否合理?如何通过货币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呢?对以上问题,要从货币资金的性质、产生、管理和技术分析等多方面考虑,综合运用管理学、会计学和物理学等知识加以解决。
一、货币资金的性质。
货币资金是一个综合概念,会计学上包含现金和银行存款。“货币资金”这一名称沿用多年,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货币的形式日益多样化,比如信用卡、商业汇票等,应考虑纳入货币资金。但本文仅从会计核算角度探讨货币资金的持有量。
现金是购买力的直接表现形式,具有最起码的使用价值,人们随时可以用来购买商品和取得服务,是最有活力和流动的货币。银行存款也是处于完全流动的活期存款,可直接到银行提取现金和办理转账结算,流动性也很强。因此,货币资金是一种处于最快流动状态、最容易转变为可供使用购买力的资产。从流动性角度分析,货币资金处于流动资产的“流动三角区”(流动三角区是笔者提出的一个物理模型,用以说明企业流动资产的流动性,由“流动三角区顶端”、“流动三角区底部”和“流动三角区”组成。“流动三角区顶端”指完全流动的货币资金;“流动三角区底部”指流动受限制、可变现能力差的沉淀物资;两者之间的区域为“流动三角区”,是部分流动的待耗、待售的物资。)
从企业资产运动角度分析,企业的货币资金是流动资产的来源和归宿,是原材料、产成品的先导和后继者,是企业资金链条的“头和尾”,处于资产运动的两极,是企业加速资金周转的前提保障,是“投入产出”的重要环节,是连接银行和企业、企业与企业、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之间生产和供应、销售等环节的纽带。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是原料、材料和备件等的输入能源,是产成品和劳务输出动力的源泉,“货真价实”的货币资金是打开市场大门的金钥匙,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科学管理货币资金,合理确定其持有量,是提高企业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首要环节。
从物理学角度分析,货币资金是企业流动资产的“纯货币能源”,是流动资产中“品质”最好的部分,是能直接转化为购买力的优质能源,是流动资产中质量最高的部分,处于“流动能源区”顶部。
从企业资金结构角度分析,货币资金是从企业内部各单位、各部门流散开的、完全流动的自由资金,是独立于各项生产经营活动之外的多余资金,是企业暂时不用,闲置下来的,可随生产经营规模和企业战略扩张灵活调用,并用于投机、投资、还债、支付股利,是企业扩大再生产的后备资金。
二、企业货币资金的产生。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货币资金主要来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所得、新增投资和税后利润。一般在企业实现一定利润的前提下,货币资金的持有量取决于企业支付能力的强弱。如某企业利润较少,货币资金会较少持有并且用于生产经营;另一企业同样实现较少利润,通过良好的管理,货币资金持有量会相对较多,而且有较大的支付能力,可用于投资等。那么支付能力的强弱取决于企业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可见,企业货币资金的产生受企业流动资产整体质量的制约,而企业流动资产质量在相当程度上又受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影响。因此,企业货币资金的持有量是一个“适度、相对、动态”的概念,既不能过于“饥渴”,也不能过于“臃肿”。
通常情况下,企业货币资金持有量的大小,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1.企业流动资产的质量,即流动资产整体的流动性和变现能力。流动资产整体质量和货币资金之间构成“质和量”的天然统一。如果存货质量好,变现能力强,货币资金可适当持有较少;反之,则应适当持有较多。
2.企业资产规模,即企业流动资产绝对量的多少。通常情况下,大企业流动资产绝对量比小企业大,大企业货币资金绝对量也比小企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