憙五行属什么的?
根据《康熙字典》,“熹”字的五行属性为火; 根据现代阴阳五行学说,汉字属性分阴阳,“熹”字五行为阳火。 古代阴阳五行学说的定义如下: 在现代阴阳五行学说中,将汉字的偏旁部首归类到十个天干、十二地支之中,然后用天干、地支的组合来表示文字的阴阳属性。其中,甲、丙、戊、庚、壬为阳干,乙、丁、己、辛、癸为阴干;子、寅、辰、午、申、戌为阳支,丑、卯、巳、未、酉、亥为阴支。 由于古代阴阳五行学说认为世间万事万物均由阴阳五行之气化生演化而来,用干支的阴阳属性就可以概括事物的阴阳属性,这种理论被称为“阴阳五行相生相克”。
比如,古人以五行配属五脏(心、肝、脾、肺、肾),其中木火土金水阴阳五行的属性是固定的,五脏中,心属火,肝属木,脾属土,肺属金,肾属水。而人体经络中的手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手太阴肺经)及手足三阳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手少阳三焦经),其中阴经的气血运行轨迹从胸至腹然后手足末梢,阳经的气血循行是从足向胸腹部运行。所以,中医里就有“阳给阴提供动力,阴给阳提供空间”的说法。
回到主题,因为“熹”字的五行属性为阳火,因此与五行中火相对应的脏腑器官心脏来说,名字中的“熹”字就相当于锦上添花、如虎添翼了。对于心火而言,有“熹”字这个名字就相当于一个燃爆点,可以引燃熊熊烈火,使人心火旺盛。
在起名常用字中,“喜”是用得非常多的一个字。喜在中国文化中是一个比较积极和正面的情绪。中国人历来就有“笑比哭好”的人生信条。“喜从天降”“喜上眉梢”“喜出望外”“称心如意”这些成语体现了中国人对“喜”的一种渴望,也可以说中国人渴望“心想事成”的人生价值,所以中国人很喜欢“喜”字,也经常使用“喜”来起名。
“憙”在古代是比较常用的字,比如我国著名的汉代历史学家班固,他的儿子叫班超,他的女儿叫班昭,而班固的妻子就叫马憙。再比如东汉著名天文学家张衡的妻子就叫同县的苏憙,这些都是非常著名的例子。
“憙”这个字在繁体用字中也是经常被当作“喜”字来使用,所以给小孩取名取单名叫“憙”字也是比较好写的。我们一般会用“文”“明”“君”“子”等来作为男孩子的名字,用“丽”“媛”“婷”“丽”等来作为女孩子的名字,这样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地知道孩子的性别,但是,如果起名叫“文嘉憙”的话,就比较难于断定其性别了,如果“文嘉”的叫“喜”的话,那“文嘉喜”三个字都带有“女”字旁,而“文嘉憙”三个字的结构非常均衡。所以,从结构角度考虑,女孩子名叫“文嘉憙”也是非常好的。
总得来说,给小孩取名叫“憙”的好意头比较多,而且在繁体字中,古代文化人也经常把“憙”作为“喜”字来使用,也经常被当作“喜”字来发音,所以给小孩取名“憙”字是比较合适,但要注意,“憙”字在现在用字当中比较少见,所以建议使用“憙”字时最好与其它字结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