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样中国才能强大?
1,坚持改革开放 这是时代的要求,是发展必由之路 在开放中吸取外资与先进管理经验;在改革中让市场力量发挥主导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这就是强国之根本。
2,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办好自己的事情。同时,不依附于任何大国或国际组织,不搞军备竞赛,不干涉他国内政——这才是真正的和平共处,合作共赢。
3,大力发展生产力 多做实事,少讲空话——只有把蛋糕做大,才能分享蛋糕。只有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才能自立自强。
4,大力消除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因此要努力建立分配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的社会机制。
5,建设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体系 强大的民族必须有强大的精神支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支柱和追求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的价值准则。
6,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社会是体现公平正义的社会。既通过发展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又通过制度调节收入分配,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实现社会公平。
7,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人口多,底子薄,发展很不平衡。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按规律办事,才能取得成功。
解东优质答主一、统一。中国封建社会的统一是与分裂并行的,统一时期占24%,分裂时期为76%,统一往往是局部的局部统一,分裂往往又比较彻底。分裂必然阻碍生产力发展,影响文化的交流和使用,而且使中华民族处于不巩固的境地,随时可能被人侵犯和肢解。我们今天再也不能采取传统的兵革大动的方式来实现统一了,那种统一的方式付出的代价太大。
二、安定团结。中国封建社会的治世和盛世是少数,其余都是乱世或乱世的间歇期。社会安定和各民族之间的和平交往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条件。历史上,每当少数民族进入统治阶级,实行开明政治,社会就会出现兴盛之象。五胡十六国、辽宋夏金时期以及元朝和清初都是如此。
三、经济发展。西汉中叶起到三国时期为止,封建制的确立和使用铁器的推广使社会生产力达到古代的高峰。唐朝前期,经济继续繁荣,这是由均田制使自耕农经济相对稳定和科举制的实行以及文化教育的逐步推广所决定的。北宋中叶、明朝中叶到万历初年是古代经济的又一次繁荣时期。在古代,经济的进一步增长会带来政局的混乱和经济衰退,因此会形成“盛世-乱世或间歇期-小盛世-乱世”的周期律。现代的中国已经打破周期律,走上了永远发展的道路,在“大跃进”和“文革”时期,政治运动把正常的经济活动破坏殆尽,使本来大有希望的经济发展丧失了继续发展的机会,导致了现在人们眼中的贫穷局面的出现。
四、对外开放。唐朝前期、明朝前期和清朝前期是古代对外开放的时期,使中国成为当时世界上文明程度最高的国家,在世界上有极大的影响。今天,中国仍然坚持对外开放,使国力日益强盛。我们之所以从五、六十年代时与美国的经济水准差个一、二级,到现在的差三、四级,除了我们自己的失误之外,主要原因就是美国等西方国家的经济获得了更大的发展,而这些国家的发展又得益于它们实行开放政策。历史已向我们证明:闭关锁国导致国家落后和愚昧,是自取灭亡之路,对外开放才是强国之道。
五、科技进步。从东汉到宋朝前期,中国的生产力得到很大发展,冶铁和灌溉等技术有很大的进步,指南针、火药和活字印刷的发明,使我国的科学技术走在世界的最前列,使欧洲在它的带动下出现古代晚期的学术复兴。但是宋朝、元朝和明朝都重理学和文艺,不重科技,在明清时,虽然出现了《天工开物》这本当时世界第一流的工艺书和李时珍、徐光启等科学家,但科技总体水平已经落后于世界,到清朝时,科学技术的发展更是出现了倒退的景象,社会失去了生机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