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五行属什么的?

长孙彤伟长孙彤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首先,要搞清楚一点属性这个问题是相对于五行来说的。因为汉字属于符号文字,每一笔都代表一个意思。而每一个意思,在五行中都有一个归属。 所以我们谈属性的同时,就必须结合五行的具体含义来谈论。否则就是无根之论了。 下面我引用《五行大义》中的内容论述一下火这一项的属性问题。

“火者太阳之精,昼则光曜,夜则魂魄 其性炎上,其用焦灼。能消金于炉冶,能熔铁作兵刃。故于人身, 心脏属之火,命门居之中。小肠其积气,大肠其形质也”

这里直接指出火的三种属性,分别是“炎上、焦灼和烁下(这里的下指肠胃)” 先谈第一属性 “炎上”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五行大义》原文是如何阐述的。

“火曰炎上……炎者,烧也;上者,升腾高扬。故火性升腾,具有炎热、升腾的特性”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也就是火的第一属性,“温煦、升腾”没有错。这个属性指的是火热之物,具有温热上升的作用。可以用在这里来形容身体上的症状或者物质状态。比如“口干舌燥”“气冲牛斗”“怒火中烧”等等。

再来看看第二个属性 “焦灼”是什么意思呢? 还是看《五行大义》原文是怎么说的。

“火状炎炎,其性煎灼。故能煎熬津液,生热发疮……如膏之煎沸,故曰焦灼” 由上文可知,火的第二个属性是“煎灼、耗损”。凡是被火烧的东西都会烧焦,这恰好说明火的第二属性是非常有力的。所以火的第二属性可以用来形容一切有形物质受热产生的变化,比如“皮肤起疹”“头发脱落”“肌肉消瘦”等等。

至于第三属性,《五行大义》未做详细解释,我也觉得需要进一步分析。因为前两个属性已经足够了,第三个实在感觉多余。而且后文还有“烁下”的表述,估计这个属性应该是指向下消散的意思,与肠道大便有关系。

殷睿婷殷睿婷优质答主

五行,又名五材,比作金、木、水、火、土五种自然现象,或曰五种构成宇宙的基本元素。“三易”言“道”说“圣人”之后,皆及“五行”。“五行”为“五材”之总称。五者既相互资生、促进又相互制约、分化,其运转不停,变化无穷,“三易”皆取象焉:既用“五行”说明生化之道,亦用“五行”说明分化之道;既用“五行”说明“圣人”治下“万物资始”,亦用“五行”说明“圣人”治下“万物资生”。“文”在“三易”中特指区分、分别、分界,亦可引申为“文采”。在“三易”成书时代,“文”与“物”一样,皆可指称“分化”。

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相克。相生有促进作用,相克有制约作用。五行相生相克循环不止,就产生了世界万物。木为东方,青色,春生之气;火为南方,红色,壮热之气;土为中央,黄色,生化之气;金为西方,白色,收敛之气;水为北方,黑色,闭藏之气。古代哲学家设南方之神朱雀,北方之神玄武,东方之神青龙或东皇太一,西方之神白虎或西皇少昊,来专司这“四象”。

引申:

易经文化与五行文化相互渗透,五行与六十四卦、十天干、十二地支都存在对应关系。五行之“相生”“相克”被广泛地应用于分析天地万物的关系中,例如天干地支中各种要素对人的生克关系,中医五行说中人体脏器对症的关系,堪舆(即“风水”)中住宅与环境之要素的关系,等等。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