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股灾是几年的?

晋妍韵晋妍韵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07年股市大盘涨至6124,当时GDP增长预期高达14%,CPI也在快速上涨(后来出现通胀),加之外汇储备创历史纪录,热钱涌动,整个社会弥漫着投机疯狂的情绪。 当时还在读大学,和同学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除了美女就是股票了,大家都疯狂地买股票,看涨期指,学校附近一个卖茶叶蛋的老奶奶都买了基金,据说连买菜的大妈都买了很多股票。

08年金融危机,股市跌到了1664,我同学有不少割肉在1664的,也有在3000点以上割肉的,那时候还流行着一种论调叫“抄底”。 后来,国家为了拯救经济,开始四万亿融资,投资基建,大宗商品暴涨,a股也开启了牛市之旅。从1664到5178,很多人赚了不少钱,我也翻了好几番,然而很多散户觉得涨得太慢,又失去了耐心,不断地追涨杀跌最后不但赚了没多少钱,还亏了本金。 而那些坚持定投的人,无论市场行情如何,都不动如山,最终不仅收获了业绩,也收获了信心。

随后几年,股市波动不大,持续震荡,很多人在观望,我在观望中不断买入,现在我的定投账户已经实现了翻倍。 而那些当初追涨杀跌或者在1664抄底的人,要么止损在了底部区域,要么越套越深。 09年底,国家出台利好政策,鼓励个人投资者购买股票型基金,据说当时的证券公司甚至安排员工亲自上门推荐客户购买。那时候我刚工作收入并不高,却用全部的积蓄买了很多的基金,我认为中国的股市长期来看一定会走熊,而短期则会在低位横盘一段时间。 果然,在10年出现了银监会主席尚福林所说的“新一波暴跌刚刚启动”,许多基金公司纷纷自购救市,我也安然度过了那次危机。

11年开始,随着央行不断降息,市场流动性充分,一大批新兴行业概念股如太阳能、锂电池板块频频拉出涨停板,不少人因此赚得盘满钵满。而我却选择了减持和赎回,我总觉得这样肆无忌惮的泡沫狂欢不会持久,必然会遭到惩罚。果不其然,不久之后,行情反转,很多个股出现了持续下跌,很多抄底的人损失惨重。 而我呢,在赎回之后继续低吸加仓,在我坚持不懈的定投之下,终于收回了成本并有了不错的收益。

揭涵莲揭涵莲优质答主

股灾一:1994年底“327国债事件”,证监会开始强力整治市场。此后国债期货市场急转直下,1995年2月出现了国债期货“3・25”和“3・27”事件。国务院决定从1995年5月起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股市一泻千里,1995年2月10日最低探至325点。

股灾二:1996年12月中旬,上证指数达到1510点时,股指在三天内急挫9.3%,12月27日收于1347点,期间的换手率达19.8%。当时成交量异常放大,一些大户、庄家和大资金纷纷出逃,一般中小投资者惊慌继后杀跌,是推动指数急剧下泄的原因。

股灾三:1999年5月19日——2001年6月14日,是本次牛市第一次上涨的时期。从1999年的5月19日国家多个部门救市,大盘从1048点上涨到2245点。大盘持续上涨一年多,涨幅超过了100%。涨幅过大,速度过快,终于在2245点这个地方开始了本轮牛市的第一次大盘大调整。这次调整历时半年有余,指数最大跌幅超过50%,个股跌幅普遍超过70%,这次调整在幅度和时间上基本达到了牛市调整的极限,所以也称做小熊调整。

股灾四:2007年5月30日上午10点收盘,上证指数报3423点,涨幅1.53%,深证成指报12856点,涨幅2.98%。但投资者并没有因为指数红盘而高兴起来,因为他们的股票还是绿的。原来,从今天起,券商收取的佣金由原来交易额的0.25%提高到0.3%,印花税则从0.1%大幅提高到0.3%。在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1600亿元的市场里,每天增加的印花税和手续费就要6400万元。

股灾五:2015年沪指暴跌380点熔断机制引发踩踏,周五A股收盘,沪指暴跌380点,跌幅达到7.7%,深成指暴跌8.9%,创业板暴跌8.89%。周五两市2800只股票接近9成跌停。而触发暴跌的导火索是熔断机制。周四晚间上交所、深交所、中金所发布指数熔断机制回应称,将公开就指数熔断机制的具体方案征求市场意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