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如何提高法律意识?
大学生提高法律意识要从以下几点出发:
第一,要努力学习法律知识。
学习法律不仅可以了解和熟悉法律,而且可以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法律知识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法律基本理论知识,二是各种法律知识。大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要认真完成学校开设的法律课程,而且要有计划地自学其他法律知识;不仅要学习法律的基本理论和法律规范,而且要主动收集一些实际的法律案例,结合理论和规范进行研究和讨论,探讨和理解法律的精神和原则。
第二,用法律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注意培养处理各种人际关系的能力。
大学生不仅学习法律,而且要学会利用法律分析、判断和评价自己的行为以及周围的人和事情,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同时,注意运用法律分析各种社会关系,不断提高运用法律处理各种关系的能力。
第三,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
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普法活动。普法是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应响应政府和学校的号召,开展不同形式的法制宣传。另一方面要积极参加法律服务活动。大学生可以利用所学的法律知识,积极协助律师和社会工作者开展工作,结合所学的法律知识服务社会,服务群众。
第四,积极参与校园法制建设。
校园的法治建设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人身、财产安全。大学生应当运用法律知识和参与管理的民主权利,积极为学校的发展建言献策,促进校园法制建设不断深入和发展,提高校园的法治化管理水平,使校园成为培养自己法律意识的理想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