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沙漠化?
“环境变化”这个问题太大了,我随便扯几点吧。首先强调一点,中国并无真正意义上的沙漠(其实所谓沙漠只是干旱区),绝大部分的干燥地区都覆盖着荒漠或半荒漠,所以问题实际上变成了,为什么中国的荒漠化和半荒漠化那么严重…… 造成荒漠化的原因很多,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都有,自然因素中水分供给是一个关键因素;人为因素中人口压力和开发方式最为重要。下面分别聊聊这两点——当然,这其实也是目前生态建设的主要难题和争议所在。
1. 关于自然因素 自然因素中,荒漠化和半荒漠化的发生发展必然要有充足的水源作为支撑(否则就是岩石和沙丘了)。因此水源的变化就决定了荒漠带和沙漠带扩张的可能性和速度。我国西北地区自西向东依次分布着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以及柴达木盆地,这三个盆地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占西北地区的三分之二强。
其中蕴藏着全国70%以上的石油资源、90% 的天然气资源以及45%的煤炭资源,同时还有大量的矿产资源,可见这些盆地的油气等资源的富集程度。但与此同时,这也是导致荒漠化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 这里不仅水资源匮乏,而且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以塔里木盆地为例,尽管它拥有丰富的水系,但在现有技术和经济发展模式下,大部分水库和灌溉系统都无法有效利用天然降水和冰雪融化形成的径流,大多数只能依靠高山冰川融水供水,而来自天山及昆仑山系的冰川融水量受降水量影响很大,变化幅度较大,在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有向枯竭发展的趋势,这意味着该地区水资源状况会进一步恶化,土壤水分不断损失,荒漠和荒漠化程度将会继续加剧。
2. 关于人为因素 人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要消耗能源,要产生废弃物,这就意味着要与周围环境发生物质流通和能量流动,当人类活动频率超过环境的承载力时,就会对环境产生破坏作用。我国的人口压力是世界上最大的,按总人口计算,人均能源消耗量和人均碳排放量都是世界最高的,这直接导致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强度也处在很高的水平,尤其是西北地区,由于人口迁移和人口增长带来的土地压力更为突出。
在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所占的比重非常高,约70%左右,而煤是一种高碳排放的能源,因此由煤炭使用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也很高。虽然近年来清洁能源的地位不断提升,但整体上来说我国能源结构优化还需要相当长时间努力。需要指出的是,我国的荒漠化问题不仅仅是西部问题,其实东部沿海也有涉及——“三北”防护林工程主要是防治风沙向东侵袭,而沿海湿地生态保护目前也正受到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