璟五行属为什么?
《说文》中,玉的文字构形是“王”字边加一个表示光的“晶”字。所以解释为:“美石之次玉者”。 《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司隶校尉部下弘农郡十五县之一“吴山”的解释是:“山多金玉。”东汉应劭注解说:“山出美石次玉。” 所以从文字学上来看,“璟”字的意思是“美石次玉”。不过这种解释比较晦涩。 我认为“璟”字的本义应该解释为“泛指玉石一类的东西”。 因为“王”字边的文字有很多都表示“美石”或者“玉石”之意。比如《说文》中表示“玉”的字有:球、璞、珉、瑜、瑕、璋、璧、琮、琰等;表示“美石”的字有:莹、瑟、瑾、瑶、瓒、璠、玢、琬、琼、瑰、珠、琛、宝、琅、玑、玕、璧、璇、琮、琥、琏等等。这些字现在多已经不用来表示玉石了(用“玉”字表示),但是古文中很多都是这样用的。 所以我认为“璟”字也应该是在表示“玉石一类的东西”。
至于这个“玉石一类的东西”是玉器还是宝石,我就不是很确定了。因为带“王”字旁的字一般认为是表示“美石”,但也有可能是表示“玉器”。所以“玉”和“石”两个部首经常互相混淆。我的判断是“璟”字更可能表示宝石。理由如下:
一是前面提到了“司隶校尉部下弘农郡十六个县之一‘吴山’的解释是:“山多金玉。”这里的“金”字显然不是指黄金而是指铁。因为在古代,把铸铁称为“金”。《汉书·食货志》中说:“贾人乘传而至,市列铺席,而卖金者。”这句话中的“金”显然就不是指黄金了,而是指铁。所以这句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是:“商人坐著驿车而来,街市上摆开摊子,开始卖铁了。”另外“金”还指铜。《汉书·食货志》中说到“作斧斤以刈谷”,其中“斧斤”指的是青铜斧头。所以“斧斤以刈谷”意思是:“农民用镰刀收割庄稼”。
二是《尚书·舜典》中有句“舜禹填海”“舜伐有虞”,其中“海”字、“虞”字都是指大贝壳,属于海洋里的生物。这种大贝壳在古代被称为“蚌”或“海月”。《诗经·卫风·淇奥》中有“抱布贸丝”,其中的“帛”字指的就是丝织品。“丝”和“棉”这类东西在战国的时候已经被统称为“布”了。
三是我猜测“黼黻”的“黻”字可能就是由“贝”字演化来的。因为“黻”字现在的解释是:古代礼服上花纹。《礼记·檀弓下》中提到:“君衣狐白裘,黄里裼。”宋儒朱熹注解道:“此衣之表里,皆用白裘黄里。”这说明古人把黄色衣服里子用白色布料做里衬的叫“黻”。我觉得这个解释很可疑。因为黄白两色是帝王专用的颜色,古人不可能犯这种低级错误。我认为“黻”字的本意就是“用贝壳做的装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