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又是属什么?
木有生长的功能,木生火,为火之母;火有热而上腾的特性,火生土,为土之母;土具有受纳而生化(指化生万物)的功能,土生金,为金之母;金有清肃(清肃通清洁)收敛的特性,金生水,为水之母;水有寒凉向下的特性,水生木,为木之母。它们是相生相接,循环无端的。
既然相生是无止境的,那么人体内的脏腑功能和自然界的功能就会无限制的生长而失去平衡。这样看来五行又是一种制约关系。“五行相侮”就是相克太过,如木气太强,严重克伐土气,土气太弱,无法制约水,水也太过,又反过来报复木气。木本克土,而木太弱,无法制约土气,土气独盛,土又克水,这样,水气必定虚弱,称为“五行相乘”。
在五行学说中,还有一种相乘相侮的反克关系。木克土,如果木气过盛,可能严重削弱土气,土气虚弱,无法正常克制水,以致水气过盛,反过来又超过了木所能克制的程度去克制木,则水对木来讲就成了反克、横行,这种反克称为“侮”。木克土,木气过盛,土气被克得过度,土气太弱又超过了能被木所克制的程度,致使本来应该“生金”的土不能正常发挥作用,处于本该克金的土所管辖的地盘上的金也必然因之而衰弱。这过度的“克”被称为“乘”。
五行之中,任何一行皆含有生我、克我、我生、我克四行的关系。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克我者为所不胜,我克者为我所胜。如肾(水)能制约心(火),肾之于心就是所不胜;心能制约脾,心之于脾就是所胜。
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使五行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之中,五行学说以此来探究宇宙万物的运动变化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