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色体变异能要孩子吗?
小儿染色体疾病是由于人体细胞核内染色体数目、结构或功能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人体细胞核内染色体共有46条,即23对,其中22对常染色体,1对性染色体(决定性别)。 每条染色体上有几千个基因,基因是决定人体生长发育的遗传单位。 染色体若发生异常,其所携带的基因严重失衡,可导致胚胎发育紊乱,引起一系列的异常。目前发现的染色体疾病有40余种,其中最常见、临床可存活者为唐氏综合征,即先天愚型,其次为单纯性性腺发育不全(特纳氏综合征)和克莱恩费尔特综合征。
在所有的唐氏综合征患者中,约80%是由于母亲在生育年龄时高龄而致的卵子老化,造成卵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发生不分离造成的。 巨小样儿,即出生时体重小于2500克者,其唐氏综合征发病率显著增高,为体重正常新生儿的10倍。 对高龄产妇等高危人群可行产前诊断,通过羊膜穿刺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X射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等产前诊断技术,明确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以便及时终止妊娠。
性腺发育异常的临床表现为生殖腺、内外生殖器发育不全,第二性征发育异常,不孕。 目前尚无根治办法。 对患儿进行促性腺激素治疗,可促进第二性征发育和恢复月经。 有先天畸形的心脏、消化道以及外生殖器的患儿,可行手术矫治,有条件者可行人工染色体或人工性腺移植治疗,提高患儿的生育能力。 对于唐氏综合征以及其他多发畸形者,因目前还无法根治,影响患儿心、肺功能及生长发育,因此,一般都不适宜要孩子,一旦怀孕,也很难继续妊娠到分娩,绝大部分胎死腹中或产后短期内死亡,给家庭带来极大的痛苦和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