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天气怎么样?
山西是四季分明,雨热同季的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多晴天;春季气温回升迅速,但是冷暖空气活动频繁,容易形成阴雨天气;夏季湿热,雨量充沛;秋季气温迅速下降,常有秋雨绵绵的情况出现——也就是说,山西省的气候是有着明显的季节性的,不像南方地区那样具有过渡性。
山西省各个地方四季的分明情况又有差异。比如说,位于山西省东南部的临汾市,属于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春夏两季的气候就比较温和,冬季却比较寒冷。 而在山西省的中部和北部,由于海拔较高,且距离沙漠较远,所以在春冬两季比较容易形成降雪天气。以省会太原为例,每年2月14日就会迎来第一个节气“立春”,但是在立春之前,往往会有强冷空气南下影响山西省,给省内各地带来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虽然进入21世纪之后,极端天气的出现频率越来越高,但是在传统的气象学意义上,山西省还是典型的冬天下雪的区域之一。
除了季节变化明显之外,山西的昼夜温差也很大。在山西省的东南部,白天阳光灿烂,夜晚星月蓝天,这样的状况下,早晚温差达到10度甚至更大是很常见的现象。而到了山西省的中部或者西北部,白天虽然温度也能达到十几度,但夜间往往会在零度以下。而且,即使是在夏季7月8月,白天最高气温能达到30度以上,但早晚在20度以下的气温也是常态。所以,如果从保暖的角度来看,山西人民的防寒抗冻能力都是很强的……
山西省位于中国中东部黄土高原东翼,黄河中下游,介于东径110度14分——114度33分北纬34度34分——40度44分之间,北、西、南三面与内蒙古、陕西、河南三省(区)为邻,东与河北、北京冀、市毗连。是中国资源大省之一。地处中原,大部分地区是平原。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山西省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大部分在400-600毫米之间,降水集中,夏季雨水较多;气温适中,冬夏温差大,年平均气温介于3—14℃之间;光照比较充足,全省年日照时数平均在2300-3000小时之间;全省的气候特点是: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雨丰,春季干旱多风沙,秋季凉爽降水少。
由于受大陆性气候和地形地貌影响,山西的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逐渐递减。晋东南的长子、晋南的运城地区、晋西南的乡宁年降水量在600毫米以上;晋南临汾、晋中平川、晋东南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500-600毫米之间;汾河谷地及晋南局部地区年降水量在450-500毫米之间;晋西北、北部和中东部山地大部年降水量在400-450毫米之间;大同部分地区和右玉县年降水量仅为300-400毫米之间。
山西属温带季风气候区,冬季近于大陆性气候,夏季接近海洋性气候,春秋两季是冬、夏季风转换的季节,具有过渡性特征。山西省春季升温很快,且空气干燥,风力较大,是中国沙尘暴频发省份之一;夏季受东南季风影响,降水集中,气候温热;秋季天气凉爽,秋高气爽;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常常出现干燥寒冷的冰冻天气,且雨雪稀少。
山西气温年际变化大,日较差和月较差也很大。山西冬春季节长时间的低温是引起冻害、寒潮、霜冻、旱冻交加、干旱少雨、降水集中而产生洪涝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