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字五行属什么属性?
《说文解字》中说,“存”的本义是指“人在里面”。古代房屋没有窗户,所以“存”和“在”的意思差不多,都是指着人或动物待在一个封闭的地方。因此“存”的甲骨文字形,就像是在屋子里蹲着一个人。 “存”的“人住在屋子里面”这个含义逐渐虚化之后,就变成了现代汉语中的“存在”、“存有”等意思——这些意思仍然保留了一些“人在房子里”的形象。 不过古人还创造了一个新字来表示“人活在世上”这一概念——“世”的字形很像一个头顶上长着头发的人。所以“在世”就是像人一样活着,和“不在世”相对的。
后来人们发现,“世”这个字形其实很像是“出”字的变形。而“出世”就是离开人间到另外一个世界去(像僵尸那样“冒”出来),和“在世”相对。 就这样,古人在用字时不经意地创造了两个字形接近而含义相反的词——“世”“出”——来分别表示“在世”和“出世”两方面的含义。
在传统文化中,通常会把一个字拆分成多个部分来定五行。存字的繁体字是存,其繁体字是“存”,由“宀(念mián,表示房屋)”、“人”和“贝”三个部分组成。因此,存字五行属性的确定可以从其字形拆解及其字义来综合判定。
首先,“房”部在五行中通常与“土”相关,因为房屋是用土建的。这个分析似乎不太合逻辑,毕竟如果这样分析的话,“房”字本身应该是土的了。所以,我们不能简单从字形来分析存字的五行。
再来看另一个构成部分——“人”部,一般与五行中的“火”相关,因为“人”具有生机与活力,而火代表的就是生机与热力,所以人字常常与“火”相联系。
再来看存字的意思,“存”的本意是怀抱着或存有(某种物品),比如存钱,即把钱存进银行;再比如存粮,即囤积粮食。这里引申出一种价值的保存。而且,存字中的下部含有一个“贝”字,而“贝”在古代常被用作货币,象征着价值与财富,因此又与五行中的“金”相联系。
结合存字的字形与字义,综合传统文化中的五行学说,有些人认为存字的五行属性可能是“木”,这是因为存字含有“艹”部,而“艹”部在五行中通常与“木”相关。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有局限性。
更合理的说法是,存字的五行属性可能是“土”,这是因为存字含有“宀(念mián,表示房屋)”,而房屋是“土”所建造的,因此存字与“土”相联系。这种说法也符合存字的字义,即保存、怀有、存放等意思,都与把某物放进一个空间中(就像把某物放进一个房子中)有关。这种说法在更广泛、更传统的范围内得到了更多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