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会陷入中等陷阱吗?

翟梦苇翟梦苇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发展经济学的概念,指的是一个国家人均GDP在1000-3000美元之间徘徊,这个时期经济增长停滞、社会矛盾突出,是典型的“发展的痛苦期”。 引起中等收入陷阱的原因很多,发展中国家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一是人口众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比较大;二是资金储备不足,难以推进工业化进程;三是经济体制不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市场体系不完善;四是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布局不合理;五是政府作用发挥不到位,市场机制未充分发挥作用。

目前来说,我国已经跨过了中等收入陷阱的门槛。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经达到1.04万美元,处于高收入水平。但从发展阶段来看,我国仍然属于中等收入国家,且是唯一一个拥有全工业门类的国家。同时,我们依然面临诸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等收入陷阱”还是有一定借鉴意义的。

如何避免落入中等收入陷阱呢?我认为关键是处理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要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就必须充分激活市场这一微观主体,构建更加优化的资源配置格局。为此,必须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二是继续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是结构合理的经济体系。当前,我国的产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中高端产业比重偏低等问题依然存在。必须要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通过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等,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只有不断提高经济实力和中高端产业的比重,才能为构建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打造国民经济良性循环。扩大内需既是应对外部环境不确定性的战略选择,也是实现经济内循环的主引擎。为此,要积极构建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莫生明莫生明优质答主

中等收入陷阱是一个宏观经济学概念,指一国人均收入达到中等水平后,由于不能顺利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最终出现经济停滞的一种状态。衡量指标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以美元计,区间约是3000至10000美元。“中等收入陷阱”在拉美、东南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表现,各有特殊性。但就一般性而言,主要是指一些国家由低收入国家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之后,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经济增长速度放缓,甚至停滞,陷入长期停滞的状态,既无法保持原有增长速度,又无法实现由中等收入国家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

中国有跌入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但出现类似拉美地区长期陷于中等收入陷阱的风险不大,理由是:

第一,中国是一个“超大型国家”,地域广阔,人口众多,市场巨大,产业体系完整,经济增长具有规模经济优势和多样化的“内部消化”优势,有利于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

第二,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国不一样。尽管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有减缓的趋势,但是,与这些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是相当高的。例如,墨西哥从1980年到2008年28年间的年平均经济增长率只有2.3%。201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突破50万亿元,是2002年的4.6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5078元,是2002年的4.4倍。按平均汇率折算,中国GDP总量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第三,人均收入水平和贫富差距问题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与其他拉美国家一样,中国也面临着收入分配不均和贫富差距扩大的压力。从基尼系数上来看,中国确已达到了不健康的水平。但是,考虑到中国目前的人均收入水平在世界上是较低的,贫富差距和分配不公平问题在中国不是最主要的,这与拉美国家的矛盾是不一样的。

第四,我国目前的城镇化率在53%左右,离70%以上的较高城镇化率有较大差距。这显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巨大潜力,城镇化将继续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增加的重要因素。预计到2025年,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70%,在此过程中将创造大约10万亿美元的商业价值。

第五,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型已经走上了不可逆转的轨道,将不断增强内需,特别是增强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力。我国的出口依存度已经从2005年和2006年35%以上的峰值逐步回落到2011年25.4%的水平,内需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因此,在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带来外需不足的情况下,中国能够继续保持较快的经济发展速度。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