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研发过系统吗?

秋正梦秋正梦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当然有 比如“行云工程”计划,建立低轨卫星通信系统。这个工程不是由某个商业公司牵头的,而是由国家立项的(类似于457所承担的神威量子计算机) 目前已经发射了16颗星,在轨运行,部分性能已经达到设计指标;另外在研制阶段的卫星还有30多颗,预计全部建成以后构成的空间网络,可以覆盖全球,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的实时数据传输服务。 这些卫星不仅可用于通信,还可以用于对地观测和导航增强等更多的应用,具有广泛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再如,我们建立了自己的下一代互联网,也就是“量子互联网”。如果这个互联网完全构建起来并投入商用,其速度之快甚至可以直接刷新谷歌记录! 因为量子力学有一个非常基本的原理叫做“测不准原理”,它决定了量子计算机在不同情况下可以使用的计算模式。目前业界公认,当量子体积达到2600以上时,量子计算机才能开始具备实用性,而我国研发的量子计算机,预计将在2023年前后达到这一标准。

另外还有像“北斗一号”,提前一年完成任务 “嫦娥三号”,月面软着陆 “墨子号”,实现千公里级光纤远程量子密钥分发、无中继光纤量子网络仿真 和量子隐形传态等等 总之,有很多很多的项目都处在国家科研计划的最高优先级别,也的确取得了不少成果 而一些比较成熟的技术或者产品,则会下放给民营资本,让市场来激发它们的潜力。

以半导体激光器为例,现在的工业水平是每分钟10瓦,而我们的目标是每秒钟10瓦,预计可以达到每秒十亿瓦的水平,相当于现在产业水平的十倍。这种高精密、高光功率的产品技术,主要的市场就是光芯片以及光器件,最后应用的可能包括传感、通信以及光学器件,潜在的市场规模可达上万亿元人民币。 这个项目也是由企业牵头,在地方建设研发基地,政府给予一定扶持并参与竞争。这样一方面可以把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另一方面也可以借助市场的力量,迅速把技术扩散到各行各业。

滑县滑县优质答主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国就开始了国产系统的研发,先后研发了DOS系统的银河,WINDOWS时代的红旗,到98年以后研发的几代红芯CPU,绿坝,中科方德等系统。可以说,这一路走来中国人的国产系统尝试从未止步。

我们先来看国产系统跟国外系统最重要的差距在什么地方?

现在世界上90%以上的个人操作系统都是windows,这是美国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除了支持微软自己的office等系列办公软件之外,还支持众多的软件厂商在windows系统上开发出数以万计的程序运行,这种强大的兼容性和生态支持,造就了windows在操作系统的统治地位。而国产系统最大的问题正是支持的应用软件太少,兼容性不好,导致很多国产系统在使用中无法支撑正常的办公和应用需求,最终无法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解决这个困难,首先需要做的是在国产系统上不断的适配更多的应用软件,这是个艰难的长期过程,如果能找到一种技术既可以保护国产系统不受芯片等国外硬件威胁,又能实现国产系统快速适配大量应用软件,就能够极大的推动国产系统的发展和推广。这种技术有么?还真有。叫做应用虚拟化技术。

应用虚拟化技术,能够将包括办公软件,ERP,图形设计软件在内的几乎所有32位或者64位应用程序制作打包为应用模块,通过模块分发到任意的终端系统上运行,而且在运行过程中不需要二次安装,不受环境影响,直接就能获得如同在源系统上一样的运行效果。更重要的是,这些运行在系统上的应用软件,能够通过控制台统一进行管控,包括计费,版本的更新,使用的白名单管控,故障排查,日志监控等等,管理员能够在控制台集中对模块进行把控。

对于国产系统来说,可以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在极短时间上兼容市面上所有主流应用软件,解决了最大的适配问题,通过应用虚拟化技术的安全管控功能又可以很好的解决运行安全问题。可以说应用虚拟化是推动国产系统发展的最好的技术引擎。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