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问中国男足有多愁?

宓璐瑶宓璐瑶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国足输叙利亚,李铁遭舆论抨击后首发声 12月3日晚,足协杯半决赛中,上海上港与广州恒大经过加时赛以0比0战平,点球大战中,两队各有一名球员罚失点球,上港门将颜骏凌两次扑出对方点球,帮助球队晋级决赛;另一场半决赛中,江苏苏宁队在中超联赛中先丢一球的情况下,以2比1逆转战胜重庆当代队,晋级决赛。这两场比赛的输赢,直接导致了国足教练组的命运走向。

据知情记者透露,在输给叙利亚之后,里皮就已经有了辞职的想法。在回到国内后,里皮原本想着完成最后一场比赛的任务,但最终没有抵住舆论的压力,在赛后第一时间就提出了辞职申请。对此,国足新任主教练李铁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做了正面回应, “作为主教练,我承担全部的责任。首先从选拔队员开始,到如何训练他们,怎么安排战术打法,所有的问题都是我负责。

”有记者问李铁,是否后悔带张稀哲和池忠国打这场比赛?他的回答很坚定:“我选择球员不会考虑其他因素,只会考虑球员的实力、状态和个人特点,谁最适合这支国家队,我就选谁。 ”对于接下来的备战,李铁表示:“我们已经把明年年初的世预赛看成了最重要的比赛,现在要全力准备。同时我也希望我的队员们通过努力提高成绩,用良好的表现来回报球迷的关心和支持。

” 中国足球到底落后在哪? 为什么每次输了球,大家都在批判球员? 其实真的应该让体育总局领导们看看这场比赛,问问他们,这样的球员还有多少,这样的战术还少吗? 真不知道说什么了,继续加油,中国队!

崔权欣崔权欣优质答主

在前不久结束的东亚杯比赛上,中国男足两负一胜不敌日韩,屈居末席。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不敌伊朗惨遭淘汰开始到今年的东亚杯,将近20年间,中国男足一直上演着“恐韩症”、“恐日症”等各种症状。

纵观中国男足这20年的“恐韩”发展历程,我们不难发现,其实中国男足的实力一直未能实现质的飞跃,而同时,韩国男足在不断进步,这也造就了中国和韩国在足球领域差距不断扩大。那么,韩国男足在近20年是如何实现自我提升的呢?

“恐韩症”是近年来针对中国男足的常用词汇,指的是中国男足在面对韩国男足时,很难摆脱被失利的阴影和恐惧的心理。中国男足恐韩是从1998年开始的。当年的曼谷亚运会上,中国男足在四分之一决赛中0-1不敌韩国队被斩落马下,无缘四强。这次失利也打破了外界对霍顿执教的“米家军”亚运冠军的幻想。

在2000年亚洲杯上,国足在小组赛最后一战中对阵韩国,只要打平即可出线进军四强。然而最终这场比赛以中国队0-4不敌韩国队告终,这也是双方交锋历史中分差最大的一次。

而在2000年之后,中国男足恐韩的症状逐渐显现。2001年世界杯预选赛上,中国队与阿联酋、阿曼、卡塔尔、科威特以及韩国队同分一组。在前五轮结束后,中国队5战5胜积15分暂时位列榜首,而韩国队3胜1平1负排名第三,中韩两队将在第五轮展开对话。从积分形势来看,这场比赛对中国队尤为关键。如果取胜,中国队将提前两轮获得小组出线权;如果打平,也将基本锁定出线名额。然而,“恐韩症”致使中国队痛失好局,1-5惨败,尽管随后中国队仍拿到小组第一进军世预赛十强赛,但是“恐韩症”已成为中国男足的“心病”。

“恐韩症”对于中国男足来说也并不完全是“病入膏肓”,在2002年马尔代夫和关岛身上取得狂胜从而进军世界杯后,中国男足似乎得到了治愈。2004年亚洲杯小组赛最后一轮,中国男足与韩国队上演了一场激烈的交锋。当时中国队已经提前出线,而韩国人要争夺小组第一并保住亚洲霸主的地位。上半场,朱广沪排出了李玮峰、魏新、徐云龙和陈永强的后卫阵容。但是,由于该阵容失误太多,导致中国队连失两球。而在下半场换上范志毅后,中国队的后防线才有所复苏,最终1-2惜败韩国,但仍以小组第二的身份晋级四强。那场比赛也被认为是中国队离战胜韩国队最近的一次,朱广沪的“恐韩战术”也收到了效果。

而在那场比赛之后,中国男足再度患上“恐韩症”,在2010年南非世界杯预选赛上,由于在小组赛对阵韩国连败两场,致使中国队早早被淘汰出局。

从1998年曼谷亚运会开始,到今年2017年东亚杯结束,在双方的12场正式比赛中,中国男足2平10负不胜韩国,这样的成绩也使得外界对国足“调侃”不断。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