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土为什么色?
这个问题很可爱,古人没有现代数理科学的观念,所以不能用公式算法推导出五行的属性,因此就采用了取象比类的办法,也就是拿自然界的事物去形容定义的五行属性。 木,在自然界中代表草木一类的事物,具有生发,条达的特性;火,在自然界中代表火焰、阳光一类的现象或事物,具有温热明亮等性质;土,在自然界中具有大地的特征,具有生化万物,承载一切的特性;金,在自然界中具有金属的性质,具有肃杀清冽的特性;水,在自然界中具有寒流、雨水的特征,具有滋润下行的特性。这五种基本元素的大小顺序为:天>地>人。
那么问题就来了,为什么把火定义为阳而土定义为阴呢?以土为例,它具有阴阳两重性,为什么呢?因为自然界的土地是阴阳共体的存在形式,即土壤里有阴阳两种元素(当然还有其它微量元素),它们彼此依赖,相互制约,共同维持着土地的生存状态。所以说土居中央,具有阴阳两重性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再一个问题,为什么把水生木定义为阴生阳呢?从五行相生的次序来看,的确是土生金,木生水,显然这是不符合事物发生的正常顺序的。其实这里面涉及到古代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阴阳消长的先后顺序。《黄帝内经》指出:“太阴之精,生于冬,盛于冬;少阴之精,生于春,盛于春;太阳之精,生于夏,盛于夏....”可见冬天是一年中阴气最盛的季节,同时也是阳气开始萌发之时,正如植物地下部分在冬季处于休养生息状态,而地上部分则蕴藏着勃勃生机,所以在冬至这一天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此时阳气在最底层,阴气在上层,这就是阴阳交互的位置关系。冬至之后,白天逐渐延长,夜晚逐渐缩短,到立春这一天,阴阳交换的位置发生变化,阴气渐长而阳气渐消,也就是说立春以后,阳气开始生于阴中,也就是说立春这个节气是阴阳交泰的时候,正所谓“阴极生阳,阳极生阴”。
以此类推,立夏就是阳极,夏至达到顶点,立秋开始转阴,霜降到达谷底,立冬开始阳升,大雪阴盛至极,小寒阳气复生,惊蛰阴气尽,清明阳气升,谷雨阴生而夏至阴极,大暑阳极至极,白露阴盛阳微,寒露阴气渐衰,霜降阳升阴降,小雪阴阳相交,冬至阴盛阳微,小寒阳气渐长。如此往复,循环不已。 木生火并不是先有木而后变成火,而是阳从阴中来,就像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能量转化为能量的形式储存起来,这个过程其实是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而不是先有木后有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