鹍五行属什么?
这个问题,我当初研究的时候,也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和古代笔记,并查阅了大量的古籍。 先给出答案,《五音集韵》注曰:“鹍,鸡也”;《尔雅·释畜》中也讲到:“鹍,鸡也”;郭璞注曰:“即今之乌鹘也,黄色白嘴。” 所以,综合所有的证据来看,鹍是鸡的一种,属于鸟纲鸡形目雉科的一个成员。这个结论,在现今的生物学界是没有争议的。
但是,如果进一步深入探讨的话,问题就变得复杂了。 因为,我们目前所见到关于“鹍”的最全最早记载,都在东汉王充的《论衡》里。而《论衡》成书于公元146年,距离现在将近2000年。这本书里面讲: “鹍,如鸡,白色,赤目,尾上缩。”(《论衡·难昼》) “凡虫,少则变色,多则易名。蝉变为蟪蛄,蜉蝣变为责蚣。此虫既少,色变亦小。鷃称为蜩,鸠称为鸤鸠。此二虫较多,色变亦大。鹤称为鹳雀,雎称为鱼狗。此数物,大小而色异。”(《论衡·物势》) “乌鹘变为鹍。”(《论衡·龙虚》) 根据上面这几段文字来推断,“鲲”在古代有两种可能:一种是像鸡一样的大型的杂食性的鸟,这种可能性最大;另一种就是现在的乌鸦或者黑喜鹊一类的鸟类。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我们现在见到的“鹍”字,在东汉之后一直是这样写的: 而这样的字形,在东汉之前却是这样的: 古人把这种字形“鰥”的汉字,都统一认为是“烏”字的异体字。所以,“烏”字的所有义项,都是“鰥”的字义。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烏”字所有的含义,都是在阐述一种黑色、大型的飞禽。
接下来,让我们把时间拨回东汉末年。那时候,汉灵帝在位,天下动荡不安。洛阳宫里面的牡丹,据说有一千多棵。在这样一种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的是,洛阳城里面有一个叫田真的人,家里很穷,和家人一起过。后来,田真的家庭慢慢发达起来,家产也有几千斛。就在盖房子的时候,突然从地里冒出两棵牡丹树来。全家人都觉得这事稀奇,就请教京城的学者李膺。李膺说这是吉祥的象征,就为这两棵树取了一个名字,叫“富贵花”。
接着,时间又过去了好多年。汉桓帝末年,匈奴入侵,汉军战败。当时的并州刺史,打算以逃敌之罪,杀死并州的副刺史。这位副刺史听说后,气急败坏,于是就找到了田真,请求他为自己说一句话。因为田真当时名气很大,号称“天下言钱(铜钱),京邑最富”。于是,这位副刺史就把自己随身带的一口袋金珠子,交给田真,让他说情。田真接过金袋,看也没看,就直接放到了桌子上。等那位副刺史走后,家童拿出来一看,惊了!原来,那口袋里根本就不是金珠子,而是用金丝编织成的两只大孔雀! 这个故事,见于裴松之注三国志的注文当中。而裴松之所引用的这篇传记,出自汉代史学家司马迁之手。
说到这里,我们就该解开这个疑惑了。“鵾”到底是一种什么动物呢?我个人认为,它应该就是一种巨大的黑色的鸣禽类动物——这种动物和今天的鸳鸯差不多大,雌雄不同样,嘴是红色的。在汉代,人们把它叫做“乌鹊”。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把它叫做“鰥鳥”。根据文献记载,这种鸟喜欢群居,飞行能力差,不会游泳,所以不能远涉江海,只能在陆地上的沼泽地带找吃的。它们主要以植物的果实和种子为食物,有时候也吃昆虫和小型动物。 (以上图片来自于百度百科,侵删)